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回复: 0

[探索发现] 热河生物群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4: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着名美藉地质古生物学家A.W.葛利普在他 1928年出版的巨着《中国地质史》里,首次提出了“热河动物”这一名称,最初专指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由于其产地位于当时热河省东部而得名。这名称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质文献。
  热河生物群的生物组合十分丰富,它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众多门类的陆相生物化石,包括鱼、两栖、爬行、鸟类、哺乳类和古植物、孢粉等以及无脊椎动物的双壳、腹足、虾类、叶肢介、介形虫、昆虫和蜘蛛等,其中,早期鸟类、带毛恐龙(中华鸟龙)、原始哺乳动物、早期被子植物等构成了20世纪古生物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它们的研究成果,涉及现代生物界不少重要生物门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为探索陆相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和规律,提供了可贵的实证。
  热河生物群众多早期鸟类的发现和研究,不仅打破了100年来始祖鸟对早期鸟类研究的一统天下,而且使人们的目光从单一始祖鸟形态结构的描述和推断,进而转向早期鸟类的起源和演化上。它们的出现改写了鸟类进化的历史。
  令世界古生物学家赞叹的,不仅在目前辽西发现的十几种早期鸟类,还有“龙模鸟样”似龙非鸟的爬行动物中华鸟龙和原始祖鸟。
  热河生物群由于被突发性火山喷发物所覆盖,原始生态系统及自然生态信息保存相当完整,对群落古生态、古气候、埋藏事件地层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为了将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工作推向深入,中科院古脊椎所集中了包括两位研究员和八位博士在内,近30人的科考队伍,在辽宁北票四合屯首次进行了多学科大规模系统发掘和考察,并对发掘剖面和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基础地质工作,再次进行了不同层位的采样。发掘面积600多平方米,获得包括孔子鸟在内的鸟类标本、包括中华鸟龙和原始祖鸟在内出爬行动物标本以及鱼类、两栖类和其它门类的标本。四合屯一号坑9米多的发掘剖面,包括10个含鱼层、3个含龟层、5个含恐龙层和5个含鸟层。鸟类与爬行类为代表的化石层分布于166cm的湖相页岩沉积中,它记录了侏罗—白垩纪鸟类和爬行类为代表的集群死亡事件。
  热河生物群产出岩层为热河群下部的义县组,热河群是一套含火山岩的河湖相沉积,它自下而上包括: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热河群在中国东北辽宁省的西部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它的沉积年代,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是困扰中国地质古生物界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不少地质古生物学家都力图利用各自研究的化石门类、年代测定和磁性地层学等参照系数探讨和论证热河群的年代。从古生物地层信息显示的证据看,义县组的时代不是侏罗纪的最晚期,就是白垩纪的最早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0 01:45 , Processed in 0.06023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