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探索发现] 马门溪恐龙化石头骨研究获重大突破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4: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蜥脚类是恐龙中最引人注目的类群,以其体躯庞大、头小、颈长、尾长、四足行走为识别特征。马门溪龙是目前出土的蜥脚类恐龙化石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标本,主要生活在中侏罗世至晚侏罗世,在晚侏罗世尤其繁盛,化石丰富,进入白垩纪则走向衰亡。
  因长期缺乏可靠的头骨及全面的描述,学术界对马门溪恐龙的分类位置一直众说纷纭。
  在恐龙中,马门溪龙是颈椎数目最多的一类。以头骨轻巧、头骨孔发达、鼻孔侧位、牙齿勺状、下颌瘦长为主要特征。我国的马门溪恐龙化石相当丰富,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等地,在四川盆地至少有30个市、县发现过这类化石,经研究已命名为杨氏马门溪龙等8个种类。
  从马门溪恐龙头骨的内部构造看,其脑腔非常小,经测量仅有78毫升,如此小的脑子与其庞大的体躯相比,差异极其悬殊,智力不可能发达。但杨氏马门溪龙的眼眶内具有巩膜环,可以调节光线,估计视力良好,可以了解大范围内的食物和敌害等情况,从而提高了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对其生存是有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7 07:05 , Processed in 0.06533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