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回复: 0

[探索发现] 美媒体公布火星尘暴高分辨照片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4: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近日刊登了由美国火星勘察轨道器高清晰照相机(HiRISE)拍摄的火星照片。HiRISE分辨率达1码(约合0.91米),其所拍摄的图片可以在细节上显示火星的地貌特征。借助于这些图片,研究人员现在可以计算出微型陨坑的数量,以便更为准确地估计火星地貌年代。
  2008年12月,美国宇航局“火星勘察轨道器”探测器为期两年的初始科学探测阶段宣告结束,火星地质学家开始“沉湎”于这个探测器获得的大量数据之中。亚利桑那州大学行星地质学家、“火星勘察轨道器”高清晰照相机HiRISE(高清晰成像科学实验的英文缩写)首席研究员阿尔弗雷德·麦克伊文(Alfred S. McEwen)表示:“无论从科学还是技术的角度来说,它都确定无疑地实现了我们期待的事情。”
  以下为此次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火星勘察轨道器所拍摄的8张火星照片:
  1.火星多尘区
  宇航局“火星勘察轨道器”携带的高清晰照相机HiRISE 的分辨率是其前辈“火星环球勘探者”所用相机的5倍。在“火星环球观测者”拍摄的图片中,火星多尘区看上去显得乏味并且没有任何显着特征,相比之下,“火星勘察轨道器”拍摄的图片则揭示了火星地貌的复杂结构,为科学家揭开火星当前地貌成因提供了重要线索。
  2.火星北部地区的脊线
  这条脊线位于火星北部地区,可能是由古代冰川形成的。左侧的平地布满波纹,可能是由风吹动四周的泥土形成的;右侧的平地坑坑洼洼,可能是由地冰移动形成的。位于图片中心的是一个撞击后形成的陨坑。科学家希望,他们能够计算出火星表面当前形成的新陨坑数量。
  3.火星极地的霜
  在极地地区,例如在北极发现的层状沉积物据信是由最近的气候变化——与地球的冰河时代类似——导致的。图片中的亮白区域是霜,旋涡状图案则是侵蚀作用的杰作。
  4.火星尘暴
  虽然看起来很像火山喷发,但这张图片实际上反映的是一场尘暴。类似这样的风暴将尘埃颗粒卷到火星地表上空,由于水冰凝结在尘粒上,便形成了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纤细的白云。
  5.火卫一
  有时候,“火星勘察轨道器”也会将镜头对转太空。拍摄这张火卫一(火星两颗卫星中提及较大的一个)图片时,这个探测器据目标只有4200英里(约合6759公里)。位于图片右下角的就是直径5.5英里(约合8.8公里)的“斯蒂克尼”陨坑,它是火卫一表面最大的地形特征。
  6.火星上的一个陨坑
  图片展示的是一个陨坑的内部地貌特征,该陨坑位于南部高地和北部低地的分界线上。这一地带包含大量水存在证据,其中包括假想中一古代海洋的“海岸线”。此外,这里还有流水过境后留下的沉积物以及陨坑被冲沟“切割”的证据。
  7.哥伦布陨坑内壁
  位于南半球直径60英里(约合96公里)的“哥伦布”陨坑内壁一部分。陨坑壁中存在层状沉积岩——风或水作用下堆积而成。“火星勘察轨道器”的分光仪在水层岩层中发现了含水矿物质,为火星曾存在水提供了更多证据。
  8.火星上的各种冰
  在火星上,冰的类型可绝非一种,除了冻结的水外,火星上还存在干冰(二氧化碳冻结而成),能够塑造和重新改造火星地貌。从左侧起依次是:冰碎块,由于被太阳加热,从北部冰帽的悬崖上滚落;漩涡状尘暴在南部解冻的沙丘表面留下的轨迹;消退过程中,极冰在地面侵蚀出圆齿状脊;在北部的春季,沙丘钻出“霜毯”;星暴图案是在冰融化成气体并不断扩散时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沟槽呈放射状向外伸展;冰从固态变成气态时产生的气羽流顺风飘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0 05:09 , Processed in 0.04906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