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军事天地] 美断言:中段反导拦截是KT系列火箭所为?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2 13: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陆军战略研究院近日一份研究报告说,2001-2005年是中国航天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中国在此期间的载人航天和海洋卫星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该报告说,中国在寻求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同时,中国还完成了小型的固体燃料火箭(KT-1/2)“开拓者”号的研制。该报告同时指出认为,(KT-1/2)“开拓者”号系列火箭已经具备反弹道导弹和反卫星战力。
  该研究报告说,中国是从2001年5月10日正式开始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但是首次发射时间不确定。2006年国防科工委某负责人称,首次发射时间为2011年。最近,中国载人空间项目的某负责人称载人空间飞行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为2014年或2015年。
  该报告指出,除了发展下一代运载火箭,中国还完成了小型的固体燃料火箭——(KT-1/2)“开拓者”号的研制。该火箭设计用于发射微型和小型卫星,能将微、小型卫星快速送入太空,虽然中国公开称“开拓者”主要为商业小卫星服务,但它明显可用于军事用途。而事实上,正是“开拓者”’珩生型——(KT-1)在2007年1月11日进行了反卫星(ASAT)试验。“开拓者”有两种、珩生型,都采取公路机动的方式。KT-1的首次试射是2002年9月。
  其实,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卫星的军事意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而中国“神七”的发射更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神七严重威胁到国际空间站安全、中国“神七”秘密武器击毁日卫星、传“神七”伴飞小卫星具攻击性等话题炒作最为明显。
  KT-1“开拓者一号”全固体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系列运载火箭中的第一型,具有可机动发射、操作简单、发射速度快等特点,可用于发射重量为100公斤以下的各种近地轨道小卫星及微小卫星,以满足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科学实验等领域的需要。
  开拓者二号(KT-2)固体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组织研制的固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对地观测小型卫星和微型卫星,这些卫星能在减灾救灾等国民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开拓者系列固体运载火箭能在12小时送卫星上天,这主要是因为固体运载火箭与传统的液体运载火箭(如“长征”系列,以及世界目前流行的运载火箭)相比,免除了注入液体燃料的过程,准备发射时间大大缩短,可以在12小时送卫星上天。开拓者系列固体火箭能胜任各种近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发射任务。更重要的是该火箭能从大型运输车和其他移动平台上发射。
  早在 2003年,中国宣称在太原成功的发射了一颗4级全固体火箭,中国官方媒体反复宣称这枚火箭载荷在100公斤以下,是用来发射小卫星,在我们看来,这样做的目的就“非常直接和不含糊”,这枚火箭,表面上是中国具有快速进入太空的能力,实际上上是“解放军具有了进行反卫星作战的能力”。在军事评论员看来,北京大张旗鼓地为“这颗小卫星”做广告,意味着中国已经正式启动"空卫一号"计划-外空反卫星系统。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核战略专家也从中解读出自己关心的大量的战略信息:中国显然在用这枚火箭的成功发射来再次展示其远程投射能力,以宣示其核威慑的有效性。从一般常识来判断,而这枚新发射的火箭虽然中国反复宣称其有效载荷为100公斤以下,但对美国人来讲,“不安的重点”来源于它“有4级推进”。 "我们知道,发射一颗定轨卫星要比发射一颗弹道导弹复杂的多,只要稍作改进,就可以成为一枚载荷大、射程远、待击时间长、维护保养简便并具有高机动性的陆基机动洲际导弹!而陆基导弹是中国核威慑的基础力量。而此次中国在境内成功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正是(KT)系列火箭所为,这枚火箭的发射成功,从侧面部分证实了年初“中国将部署射程12000公里、比东风31更强的陆基机动洲际导弹”的传闻。   另外,军事评论员认为,还有一点值得强调,那就是采用“4级发动机”的开拓者火箭,其实已经间接证实了具有“与其载荷相当的机动能力”。北京军事专家公开表示:这种技术非常关键,意味着中国已经掌握了美国目前的导弹防御体系的核心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7 11:29 , Processed in 0.06484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