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回复: 0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五——咏柳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1 09: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作】咏柳①    (唐)贺知章
          碧玉②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③。
          不知细叶谁裁④出,
          二月⑤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③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④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⑤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⑥似:好像,如同,似乎。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
          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武则天证圣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失,现仅存诗二十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23:11 , Processed in 0.0769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