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回复: 0

奥数难题系列:碳氢化合物的奥秘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0 20: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这个题目的内容与化学有关,不过也牵涉到空间的概念,而且与建立一个只有4-结点和1-结点的网络有密切的关系。碳氢化合物的结构特别有系 统,特别是烷烃分子的形式简单,比较年幼的学生应该也可以了解。如果能从化学老师那里借到分子的组合模型,那么就可以进行三维空间的分子结构研究,但作为 拓扑学的练习,所需要的只是纸张、铅笔和一些对于空间的思考。
       
          丁烷的结构如图1,分子式为C4H10。
       
          辛烷的分子式是C8H18。
       
          更高级的烷烃为C17H36、C18H38、C19H40、C20H42。
       
          烷烃的通式是CnH2n+2。
       
          C6H14其他可能的结构如图2所示。
       
          不论碳原子链是否有支链,这一类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永远是碳原子数目的2倍再加2。为什么?由于这个缘故,当你在寻找C7H16可能的结构时,只需要注意那7个碳原子不同的排列方式就行了。9种排列方式如图3。
       
          如果把碳原子以双键或三键互相结合,以及形成环状的情况都加以考虑,则即使只用4个碳原子和数目不一的氢原子,就能形成非常多的不同分子,图4是31种 组合方式。其中只画出碳原子的结合情形,图中每个碳原子除了与其他碳原子相连之外,其余的“手”都是与氢原子相连,使4只“手”都不空闲。
       
          请注意,虽然我们能画出这些分子,但其中有些可能实际上并不存在。
       
          分析与解答
       
          碳氢化合物是一种完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所组成的物质,如石油、石蜡等。科学家在研究过碳和氢的结合方式后发现,碳原子就像是有4只“手”,而氢原子则只 有1只“手”(图1)。形成分子时,碳原子和氢原子会彼此“手牵手”结合在一起,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空的“手”(图1)。
       
          碳氢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族是“烷烃”,由氢原子与单链的碳原子组成,因此两个原子之间互握的“手”不会超过一只(即为单键)。烷烃族中最简单的3种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它们的分子式(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和氢原子数)分别如下:
       
          甲烷:CH4 乙烷:C2H6 丙烷:C3H8
       
          甲烷、乙烷、丙烷以及丁烷都是气体。请画出丁烷的结构,并写出其分子式。
       
          辛烷是由氢原子和排成直链的8个碳原子所组成,为液体,也是石油的重要成分。它的分子式是怎样的?
       
          在烷烃中,排成直链的碳原子数在16个以上的都是蜡,它们也是蜡烛的基本成分。请写出碳原子数为17、18、19及20的烷烃的分子式,并依此推出碳原子数为 n的烷烃的分子式。
       
          只要把烷烃的碳原子链加上支链,就能变化出非常多的不同分子,而且有许多分子虽然结构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分子式。例如,C13H28就有超过800种不同的结构式。看看你是否能找出5种结构不同,但分子式同为C6H14的分子。图3为其中之一,供你参考。
       
          C7H16则有9种不同的分子结构。请找出它们,但须注意不要把相同的结构误认为不同;图4和图5中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乍看似乎不同,但其实是相同的。
       
          当碳原子以2只或3只“手”与其他碳原子相连时,会产生更复杂的分子。气态的乙烯(C2H4)和气态的乙炔(C2H2)就是以这种方式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图6和图7)。
       
          当碳氢化合物的碳原子不局限于链状排列,而形成环状排列时,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所组成的化合物,变化更为多样,也更为复杂。两种环状化合物如图8和图9所示。
       
          研究由4个碳原子可以组成多少不同的碳氢化合物,并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12:08 , Processed in 0.05834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