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期末复习,你也可以记得又牢又轻松!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0 2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考试了,家人一知道这个消息就立即让我上补习班。一回到家,就要我立刻复习功课……”这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日记中写下的话。
  一份大中小学生调查显示,42.4%的学生因“学习成绩提高”而感到快乐和幸福,57.6%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苦恼。其中,“学习压力大”成为占据大中小学生烦恼的首位,近六成学生因为学习问题烦恼。
  记者在广州多所学校采访时发现,接近60%的大中小学生经常感到“忧郁、困惑”。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女同学自述,她每天都在分数和名次的压力下埋头苦读,理由就是“考上北大,好让爸爸妈妈高兴”。
  严厉铁人训练成绩不进反退
  “我的女儿刚上小学4年级,现在一回家就做作业,吃完饭还是做作业,一直做到睡觉。原来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现在经常呆呆的,没有了玩乐的时间,也没有了欢笑……”在广州妈妈网,一位母亲网友显得忧心忡忡:“女儿每天都要把数学复习5遍,把英语单词背2遍,又把语文课文复习了许久才能安心上床睡觉……”
  “升入初二,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考上本校的重点高中。我成了班里最用功的学生,每天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我愿意为了我的理想放弃其他一切……”小谢是广州某重点中学的初二学生,自从升上初中以来,品学兼优的小谢立即为自己定制了一套严厉的学习计划,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同等高水平的高中。
  但这些“铁人式”训练却没有让小谢的学习路一帆风顺:“最近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上课时,我努力让自己的思想更集中,但是脑子里会不时地冒出与上课无关的念头,使我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听课;明明已经熟背的单词偏偏到考试就想不起来……”焦急的小谢成绩更加一落千丈。
  强迫用功学习难脱补考漩涡
  “从大一到现在我已经快坚持1年半了,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得到改善……”小林前年考上了广东一所重点高等院校的法语系,原本以为从此便可好好享受轻松学生生活的她却深感压力越来越大。
  “我最担心的是我的学业,由于怎么都学不好,大一的第二学期我就已经开始厌烦了这个专业,常常偷懒、翘课,以至于大二开始陷在补考漩涡中……好痛苦!”小林说。
  小林说,从上个学期开始,她强迫自己变得更加用功:“我要全力以赴!强迫自己努力去学习,希望能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小林说,虽然她并不喜欢法语,也不喜欢老师的上课方式,但她会试着让自己克服:“我该学着调整自己的心态了。虽然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想过以后要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工作,但是这个社会你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拥有的技能多,因为总有人比自己更棒。”
  “紧张的学习生活让我感到压力。它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笼罩着我,很不舒服,让我不能轻松地复习……”这是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在看心理医生时所讲的一句话。
  学习强度父母期望双重施压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名校考试录取率远低于高考,为就读名牌小学和名牌中学,许多小学生甚至幼儿被迫参加更多的培训班,以增加应考时的砝码。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导师梁瑞仪表示,青少年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主要来自学业。“升学考试激烈、考不上好大学、学习压力大、找不到好工作等都是中小学生认为他们未来生活将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学业压力大、不被人理解和成绩不好最让青少年苦恼。”梁瑞仪说:“学习压力是指人在学习活动中所承受的精神负担。这种精神负担,迫使人一定要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学习压力大的人,往往对学习成绩的好坏非常敏感,对学习成绩忧心忡忡,惟恐考不好。”
  梁瑞仪介绍,构成学习压力的因素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从自身而言,孩子要为自己的前程着想,也要为自己的尊严着想,因此就希望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还要背负父母的期望,实现父母年轻时所未曾实现的理想,这也促使人努力获得好的学习成绩。“这两种因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有的情况下,个人发展占优势,自己就是要考上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发挥真实水平就能提高成绩
  “谁都想考试得高分,这没错,但把成绩的提高视为学习时间无限延长,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新思维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林楚旭认为,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只有在学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学习结果才和学习时间成正比。
  “如果你不能维持高效的学习(事实上每人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只保证学习时间是无用的。在学习方法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学习效率和学习时间成反比。延长学习时间的结果是:如果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就等于降低学习效率。”
  同时,林楚旭指出,学习压力不等于学习动力。“有压力才有动力,但压力转化成动力有几个条件:首先,压力不能大到足以摧毁个人自信的程度,要给人成功的希望;其次,人在压力下要分析原因,把可能的失败归于自己努力不够,而不是归于能力不足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再次,压力必须是可控的,如果愿意,我们有能力决定压力的大小;最后,只有动力才是真正的压力,其他压力都是阻力。”
  林楚旭表示,大多数同学的考试分数都低于其真实的学习水平,因为他们总在自己会的问题上丢分:“如果你能做到会的题保证不丢分,成绩就能上升一个档次。可惜的是,我们总是练习做更新更难的题,想着去得分,其实最有效的复习应该是怎样不丢分或少丢分。记住,我们的水平没有那么低,把真实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就是提高成绩。”
  记忆
  小方法
  好记忆要常复习
  在学习和工作中,记忆法是非常重要的,但记忆法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不管什么样的记忆法,说记了就绝对不会忘是不可能的,只是更好地避免遗忘。所以还要运用复习方法来配合记忆法。
  1.信心
  信心使你更有兴趣地面对学习。很多的朋友都抱怨:“唉!我的记忆力很差。”
  其实,有适度不安往往是能推动学习的,但负面的态度或缺乏自信心会直接影响记忆。快速记忆研究发现:记忆是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训练过和没训练过的区别。
  如果你的头脑时常接收到太多负面消极的信息,它会直接影响人们学习和工作的。
  在学习旅程中,应时常自我暗示自己对记忆的信心,并告诉自己:“我的记忆力是最棒的!”
  2.注意力
  在学习复习过程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徒劳无功。
  在记忆心理学中,“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记忆信息的集中。为什么很多人在学习时会“走神”或“发白日梦”?可以说主要原因是因为右脑没有参与学习活动。
  为什么当你阅读小说时,就没有注意力不能集中的问题?这是因为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吸引着你,当你阅读小说时右脑容易出现故事情节,自然的产生联想或出现影象,所以不会“走神”。
  如果学习时右脑没有参与,就容易发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
  3.理解
  理解可以更容易地记忆材料,同时加强记忆的效果。
  俗语说:“若要记得,必先懂得”。不管学习或记忆任何信息,都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时不求理解而死记硬背,效果一定不会很好。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用以下数字来比较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区别。
  581215192226293336404347
  第一组学生理解数字的规律,发现数字的规律是(+3、+4、+3、+4、……)而进行记忆。
  第二组学生把数字分成三个一组(581215192226293336404347),并用机械方式进行记忆。
  三个星期后进行测试,第一组以理解记忆的学生有25%的学生还记得该数字,而第二组学生没有一个人能记得。
  由此可见,理解记忆能使记忆信息建立起联系。
  4、背诵
  背诵可以使记忆深刻。
  复习时背诵有助于增加记忆效果:
  (1)背诵时容易集中注意力
  (2)背诵时运用内视觉、外视觉和听觉,实验证明运用多个感官,记忆效果更好。
  5、复习
  不要一次性长时间的复习,而要少量多次的复习。
  复习对每位学习者来说是必须要进行的,在学习中一定不要一次性长时间的复习,而要少量多次的复习。例如一周内,每天学习1小时比集中在一天内学习7小时更有效。
  间隔复习可以使记忆更牢固,而集中学习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产生遗忘。
  6、回忆
  回忆可以使记忆过的材料更牢固;正所谓“环境造就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养成不同的记忆习惯,回忆你所记忆过的信息。
  例如早上起床时、中午午休前、晚上睡觉前、坐车时等,尽量利用零碎的时间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1 15:49 , Processed in 0.05426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