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回复: 0

学习中的“活记”与“死记”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0 20: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习离不开记,记不住怎么应考?记,有“死记”, 有“活记”。在理解基础上的记是“活记”,主要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记是“死记”。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理解了的东西,就容易记住,理解的过程,也有助于记。所以,复习时,可别翻开书就一个字儿:记。还有比记更要紧的,那就是理解。
  复习的过程,首先是理解的过程,是消化过去学习时尚未理解或理解不透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强化理解的过程。强调了理解,就记“活”了,也就只强调了“活记。”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够“活记”的。
  许多材料,比如人名、地名、年代,许多英语单词,还有个别公式等,理解都派不上用场,只能“死记”,“死记”的材料也可以人为地转化为“活记”,所以,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死记”,该“死记”的材料也要善于“死记”。记是“死”的,可记的方法仍然可以是“活”的;当然,有些没有“活”方法记的,也就是只好“死记”。
  为了应付考试之需,有时不理解,没弄懂的东西也得记,所谓“不理解的也要记住”,我们记过的材料一般说来都希望保留时间长一些,谁也不希望刚记住就忘了。但有些非常有用的材料,如公式、年代等,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记不住,有的学生利用短时记忆,即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的方法,在临进考场前反复背它几遍,进考场后立即默写在试卷背面,一旦需要时,翻过来看一下即可,此法非上策,似乎也不宜提倡,可也是考试逼出来的一招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3 11:30 , Processed in 0.047493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