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6|回复: 4

宁波小升初衔接人教版初一语文:10.《论语》十则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7: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宁波小升初衔接中,初一知识点的预习成了小升初孩子在暑假中的主要事情了。下面是宁波奥数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知识点,大家可以参考下。
        10.《论语》十则
          第一则: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吗?”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第四则:学与思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译文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译文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38
发表于 2016-8-9 18: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能读会写“愠、罔、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
          ⑵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
          ⑶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⑵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3、德育目标:
          ⑴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⑵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
          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二: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多媒体显示孔府、孔庙、孔林)那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人们尊称他为“圣人”“先师”)(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同学们请看: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长九尺有六寸(注:约合现在6.4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庄严、高大。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6-8-9 18: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教师提示:
          ⑴正音:
          ①论语(lún)
          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通“智”,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
          ③愠(yùn):生气,发怒。
          ④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⑤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⑥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
          ⑦弘(hóng)毅:强毅。
          ⑧凋(diāo):凋谢。
          ⑨矣(yǐ):语气词。
          ⑵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教师提示字词释义:
          ⑴“学而”章:
          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的“同学”“同班”相近。句中是孔子对弟子说的,“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⑵“吾日”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九”诸字在文言中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
          ⑶“温故”章: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从前的。
          ⑷“士不”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在《论语》中,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⑸“知之”章:
          是知也“是”,先秦时代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可译作“这(就是)”。
          ⑹“其恕”章: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⑸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确:
          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⑵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⑶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⑷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⑸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5、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6、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64
发表于 2016-8-9 18: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析读课文,深层体悟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⑴成语类: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⑵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问题研讨:
          ⑴“学而”章:
          此章为儒家压卷经典《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
          明确:“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义。
          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
          ⑵“温故”章: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结合孔子的思想谈谈。
          明确:《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⑶“诲女”章:
          《论语》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话的背景,而《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明确: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对这一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了的(有可能误解句意)要纠正。
          ⑸“岁寒”章: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明确:何晏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这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4、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6-8-9 1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课堂小结
          《论语》全书今本485章左右,课文所选的十则主要是语录体,若干章为一篇,每篇从第一句话中抽2至3个字作篇名,题注里提到的《学而》《为政》《里仁》《述而》等,都是篇名。清朝时有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一天到庙里住宿,看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个蠢人,不知道这个。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得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吧?”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实在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
          过去有句俗话“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这七个字都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学习中要加以比较、品味。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1、下列句子朗读中,停顿处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思而/不学则殆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⑴学而时习之()
          ⑵人不知而不愠()
          ⑶思而不学则殆()
          ⑷择其善者而从之()
          3、在括号中解释加粗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文句:
          ⑴温故知新()。
          ⑵见贤思齐()。
          ⑶任重道远()。
          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⑸学而不思则罔()。
          ⑹思而不学则殆()。
          4、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⑵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不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就学习,选择他们的缺点(自己如果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5、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⑴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
          ⑵“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
          ⑶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
          ⑷子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
          ⑸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泰伯》)
          6、《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看《论语》中的下列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
          ⑴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⑶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⑷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⑸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⑹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参考答案〗
          1、B
          2、⑴A⑵B⑶B⑷A
          3、⑴旧知识复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发现。
          ⑵相同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⑶路程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⑷走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⑸迷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⑹有害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4、⑴B⑵D
          5、⑴人不知而愠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⑷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
          ⑸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不亦远乎
          6、⑴见贤思齐
          ⑵尽善尽美
          ⑶举一反三
          ⑷道听途说
          ⑸巧言令色
          ⑹诲人不倦
          七、布置作业
          (分发讲义资料)阅读文段,回答1~8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⑴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⑵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⑶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小子⑷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
        编辑推荐:
        2012宁波重点中学小升初招生信息时间表
        2012年宁波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文言文衔接
        宁波小升初衔接语文学习的转变和建议
        宁波小升初暑期衔接班家长报班切勿盲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8 08:26 , Processed in 0.0778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