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3年小升初备战的过程中,对于小学数学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是奥数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总体回顾知识点整理,大家可以参考下。
一、基本概念: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2、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3、“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4、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最大的公有的约数,(如:8、12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是4 , 8、12、16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是8);
5、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最小的公有的倍数,(如: 4、8之间的最小公倍数是8 ,4、8、12之间的最小公倍数是24);
6、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如:2÷1=2,2÷2=1,所以2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2这两个约数,2就是质数。)
7、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其它约数的数,叫合数。(如:4÷1=4,4÷2=2,4÷4=1,很显然,4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4这两个约数以外,还有约数2,所以4是合数。)
8、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它的约数有且只有1这一个约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可以根据它约数的个数来确定: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约数的数是合数;有且只有一个约数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如:2与7、13与19;
10、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如1:3,2:6;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其表现形式为:1:3=2:6,2:4=4:8(中间必须有等号);
11、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而比值是指比的最终得数,如1/3,1/2等;
12、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13、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14、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用公式表示,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15、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的关系. 用字母表示:k=x/y,k一定,x值增大、y值增大;
16、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k=x×y,k一定,x值增大、y值变小;
17、常用的统计图有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可以更清楚看出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和进行比较,扇形统计图看一看出每个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常用公式(必考):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静水速度,水流的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题:一只船,顺水每小时行20千米,逆水每小时行12千米。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静水速度:(20+12)÷2=16(千米/小时) 水流的速度:(20-12)÷2=4(千米/小时)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假设工作总量为“1”,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利润=营业总收入-总成本;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
利息=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1-利息税)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延伸:(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例题:和尚分馒头,如果每人分4个余9个,如果每人分5个,则差6个。问和尚有多少人?
解:(9+6)/(5-4)=15(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1/2 ×底×高;
梯形的面积:= 1/2(上底+下底)×高;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即: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长方体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
圆的周长公式:C=2Π r或C=ΠD;圆的面积=∏×r×r;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体积=底面面积×高;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可以统一写成:“底面积×高”等等;
圆锥体积=1/3×底面积×高,即:1/3×∏×r×r×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