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 奖钱物少不了8成家长老师为学习标价
汉网消息(记者彭欣)为学习发钱发奖,不止高莉一人。记者上周五随机调查两个初中班发现,九成孩子表示,老师和家长常用物质化奖励来刺激他们学习,只是形式不一。受调查的翠微中学七(8)班、八(6)班共计98人。被问及家长奖励学习的方式时,85人称受到金钱、物
品、出游等物质奖励,占总数86.7%。仅13人称家长只作口头鼓励。老师奖励学习的方式中,有93名学生称受到的奖励包含学习用具等物质奖励,占总数的98.5%。
评价激励作用大小时,受家长物质奖励的85名学生中,有58人认为作用大;13名获口头奖的学生中,仅2人认为作用大。93名得到教师物质奖励的学生有54人认为激励作用大。
说及“最希望得到的激励学习方式”,72人选择了物质奖励,占总数的73.5%。甚至有学生直接写明要“金钱”、“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物品作奖。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从学生特点看,除精神鼓励外,适当的物质奖赏确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老师、家长普遍对孩子学习采取物质奖励可以理解,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物质奖励要适度。”不能让学生将此当作主要学习目的,警惕变成孩子学习“非物质化不能激励”。
》》》记者手记
学习的价码
如今是个价码的社会,商品有价码、时间有价码,连学习都有了价码,甚至具体到一台笔记本、一部手机。
在专家看来,学习最健康的主动力应是精神层面的鼓舞,但学习的物质价码存在,某种程度上是适度的必需,因为其刺激作用能弥补精神鼓励的乏力。此外,付出须有回报的市场原则,似乎也在佐证物质刺激是学习艰苦的当然回报。
学习的价码到底应该物质化还是精神化?如把这一问题公布到网上,让大家讨论一下,无外乎将有三类观点:各执一词或两者兼顾,甚至引发三方争执的局面。
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无论哪种方式,孩子们为何非要借助外力来提升兴趣?看看中学生们披星戴月的作息时间吧,看看小学生们辗转培优的辛苦吧。学习本身并不快乐!
别再纠结于哪种鼓励方式的效能更大了,这永远只是个治标手段。想要让孩子没有价码地发出“我爱学习”的声音,就让教育本身为孩子创造更多乐趣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