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教改年”的期待
随着今年两会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教育改革问题再度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和往年不同,今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教育的改革,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此前,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5次座谈会听取各界对教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而教育部对外公布2010年工作要点,全文45处提及“改革”;第一年走马上任的教育部长袁贵仁则直接提出,要使2010年成为教育改革年。
教育改革,已经是个共识。
有共识无行动是个问题;但是有共识之后瞎折腾却是另一个问题。这几年,无论是大学扩招、反复的课改、扭曲的奥数、文理分科之争还是怪异的择校,不能说没有行动,结果却是教育成了与住房、医疗并列的“新三座大山”之一。
教育如何改革,现在看来,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切入口,从教育公平下手,打破潜规则,斩断利益链,全面改革教育体制。全国人大代表杨兴平就表示:“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
实际上,酝酿数年、历经十数次易稿的规划纲要面世后,一如很多人的预测,将促进教育公平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无论如何,这多少是一个足以欣慰的开始。
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纲要一出,代表委员的提案一交,问题就迎刃而解。教改的路依然漫长。就像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这个目标,我们一路说了16年,全国政协委员沈士团提了10多年,人称“沈4%”。而300多天后能否实现,依然是未知数。
本报特派记者王曦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