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所见知识点讲解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所见知识点讲解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公元1716年一公元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提倡妇女学文,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ǔ shī zhú lín tónɡ nián
( ) ( ) ( )
huánɡ hé ɡuān bì lì zhènɡ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牧童骑(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 )。
2、这首是描写( )季节的古诗。
三、找意思相反的词,连一连。
闭 立 先 阴 捕
坐 开 放 后 晴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ǔ shī zhú lín tónɡ nián
(古诗 ) (竹林) ( 童年 )
huánɡ hé ɡuān bì lì zhènɡ
( 黄河 ) ( 关闭 ) ( 立正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牧童骑( 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 闭口立 )。
2、这首是描写(春)季节的古诗。
三、找意思相反的词,连一连。
闭 立 先 阴 捕
开 坐 后 晴 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