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10-14 17:55:56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蜀相》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蜀相》
        蜀相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解】:
       
          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2、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
       
          3、自:空。
       
          4、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5、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韵译】: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简析】:
       
          怀着对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并寄予了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匡时济世的抱负和失望心情。
       
          【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语文古诗鉴赏:《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