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7-21 21:29:11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登鹳雀楼》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学会12个生字新词,认读3个字。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登鹳雀楼》。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懂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注释、小组合作等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注释或其他方式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能想象出诗歌描绘的情景,懂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jztwo 发表于 2018-7-21 22:23:04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几首古诗,有的同学自己也学会了不少,谁来大声背一首?
       
          2、今天我们再学两首古诗。出示古诗的题目。
       
          二、初读课文:
       
          1、借助生字表自己读准字音,读对课文。
       
          2、自己再读两首古诗,喜欢哪首就先读哪首。
       
          3、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
       
          4、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穷  畔  寻  压  蝶  楼  欲  啼  舞  莺  恰
       
          穷人 江畔 寻花 压住 蝴蝶 楼房 欲望 啼叫 飞舞 黄莺 恰当
       
          涣   甫  蹊
       
          王之涣 杜甫 蹊径
       
          5、把生字放回古诗中再读古诗(自由读)
       
          检查学生读古诗情况: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作业:
       
          熟读古诗,把不懂得词句画下来。
       
          教学反思:
       
          对诗歌的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生字的学习注重以自学为主,辅以教师的适当的指导,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与平台。

jzfive 发表于 2018-7-21 23:06:59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注释、小组合作等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注释或其他方式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自由读两首诗。
       
          说说初读的感受。
       
          二、了解古诗意思:
       
          1、学习第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1)简介作者: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雀楼》
       
          (2)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回答。
       
          (4)自由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地方不明白做好标记,
       
          (5)小组交流,请教同组同学,帮助你解决不懂的问题。哪些没解决,标记好。
       
          (6)说一说,你的哪些问题谁帮你解决的?
       
          (7)组长说一说,你们组哪些问题没解决。
       
          (8)集体讨论没解决的问题:
       
          a.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景象?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古诗的意思,教师指导。
       
          (9)看有关图片,指导朗读本首诗。
       
          引导学生想象太阳的颜色、群山的样子和颜色,想象黄河水怎样流向大海,再读出语气。
       
          (指名读、齐读古诗,背诵古诗)

jzfive 发表于 2018-7-22 00:14:12


          2、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介绍杜甫的情况:
       
          (2)看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
       
          (3)看有关图片,指导朗读古诗。
       
          (4)引导学生想象花朵的形状和色彩,想象蝴蝶飞舞的姿态、黄莺的神态和声音等让学生能够感情充沛的读古诗。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轻松愉快的心情。
       
          (5)指名读,齐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朗读两首古诗,对比说一说不同的意思。
       
          练习默写《登鹳雀楼》完成练习。
       
          四、作业:
       
          课下选择一两首写景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江畔独步寻花》
       
          王之涣               杜甫
       
          白日依山尽,          黄四娘家花满蹊,
       
          黄河入海流。          千朵万朵压枝低。
       
          欲穷千里目,          流连戏蝶时时舞,
       
          更上一层楼。          自在娇莺恰恰啼。
       
          教学反思:
       
          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的资料,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轻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