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8-4-25 22:56:09

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要让孩子性格偏激

  1
       
          孩子做错事情,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有一次,我们在学校门口打闹,将水果摊上的枣子当成打仗的武器乱扔,被摊主老太太一状告到了学校。
       
          闯了祸的同学全被请了家长。按照惯例,家长们在老师面前都不会对自家孩子手软,我们的屁股上都挨了火辣辣的几巴掌。
       
          但妮妮没有挨打,而是跟着她爸爸出了校门,隔天才回来。
       
          晒得黝黑的妮妮告诉我,她被爸爸带着去枣树上打枣,然后用独轮车推着运到校门口给老太太赔偿。她说:打枣真的很辛苦。
       
          我隐约觉得妮妮很特别。因为在此之前,我和其他同学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是:打屁股真的很疼。
       
          事实证明,妮妮与我们,真的是不一样的。
       
          2
       
          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思考和判断
       
          高考填志愿,我们都拿着表格小心翼翼地问爸妈要填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妮妮胸有成竹地填写了某师范学院物理系。
       
          在我们还不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的时候,妮妮对自己的人生早已有了明确的方向。,如今,她是一名优秀教师,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着最喜爱的物理研究。
       
          我们从错误中领教了家长的权威,学会了屈从与听话。
       
          妮妮却通过错误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学会了思考与判断。
       
          我在妮妮父亲身上看到了“尊重”,在妮妮身上看到了“主见”。
       
          3
       
          要尊重自己的孩子
       
          当了母亲后,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像妮妮父亲那样,尊重自己的孩子。
       
          很多事情,我都是先征求孩子的意见,而不是直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
       
          我之前碰到过一个邻居,她对此非常不以为然,她说: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呢?
       
          她家有两个小孩,男孩四岁,女孩两岁。有天,哥哥拿着菜板到处跑,急着做饭的外婆在后面追。哥哥一边跑一边兴奋地叫,冷不丁被妈妈捉住。
       
          妈妈夺下菜板递给外婆,利落地往哥哥屁股上扇了两巴掌。
       
          哥哥大哭着发起脾气来,拍桌子,扔玩具,把妹妹推倒在地。瞬间,孩子的哭喊声和大人的叫骂声此起彼伏,交响乐般地响彻了整栋楼。
       
          自始自终,没有一个人告诉孩子:如果外婆没有菜板切菜,就不能做饭了。
       
          4
       
          家长对孩子动用暴力,
       
          只会让孩子学会用暴力欺负弱小

jzone 发表于 2018-4-26 00:04:04


       
                               
       
          邻居家的外婆和妈妈都是火爆脾气,我很少听到她们好好讲话。俩孩子的性格也跟其他同龄的孩子有点不一样。
       
          兄妹二人跟外人接触时都不爱说话,笑容也很少,在妈妈和外婆面前却又格外地跋扈,很爱哭闹。小男孩更是一不开心就欺负妹妹,发脾气的模样与大人如出一辙。
       
          孩子是小,但并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们内心渴望被尊重,就像大人渴望被人尊重一样。
       
          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他们必然会想办法在其它地方展示自己的本事。
       
          家长用暴力的方式让孩子屈服,孩子就会学着以暴力的方式让比他更弱小的人屈服。
       
          5
       
          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成长
       
          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不难发现:身边那些乐观的人都有着脾气温和的父母,且教育方式比较人性化。
       
          而大多数偏激性格的人,幼年时家庭氛围都不怎么和谐,以父母吵架和打骂孩子最为常见。
       
          在打骂中成长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还会误以为打骂争吵就是人生常态。等他们长大成人,要么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向这个世界宣战,要么压抑自己的性格去讨别人喜欢,很难从容和自信。
       
          边打边成材的孩子肯定是有,但最终成就孩子的,恐怕不是“打”这个行为,而是孩子本身在错误里得到了反省与成长。
       
          不打不骂不惩罚,我们就教不好孩子了吗?
       
          没有孩子不犯错,如何让孩子从错误中得到成长才是关键。
       
          当孩子打翻一个茶杯,如果你想让他明白杯子破了父母就要生气,大可以一声怒吼,逼着他泪水涟涟地认错。
       
          6
       
          家长要做到宽容却不纵容
       
          如果你想让他明白,杯子不放稳就会摔下来,就得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向他演示杯子应该如何放,并放心地把第二个杯子交给他。
       
          第二个杯子也可能会碎,但孩子的心不会碎。
       
          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育儿是门技术活儿,技术好的家长才会明白,引导的力量要比压制的力量强大得多。
       
          宽容却不纵容,尊重却不盲从,才能教育出明辨是非的好孩子。
       
          打不打孩子,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一把尺。只是下次动手之前,先冷静两分钟。毕竟,惩戒不是目的,成长才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要让孩子性格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