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
小学一年级时,和孩子做一年“同桌”原则一:和孩子划界学习,以身作则
赴日就读的学霸妈从小就很重视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尤其当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时,为了培养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她制定了和儿子一起学习的计划。
在儿子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期间,母子俩共享一张书桌,儿子管自己写作业,妈妈就在书桌的另一端专心看书,两人划分区域,彼此互不干扰。等儿子略微大一点后,书桌上的书开始多起来了,妈妈就把整张桌子都给儿子用,但自己就在旁边的电脑上备课或写作。
等到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她觉得孩子已经养成了专心学习的习惯,不必再监督了,就把自己的工作地方挪出了房间,让儿子有独处的空间,在房间里安静地学习与思考。
“很多家长嘴上要求孩子认真学习,自己却在旁边刷手机、打游戏,孩子看在眼里,怎么会心悦诚服地安心写作业呢?”在她看来,家庭要形成一种学习的气氛,才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原则二:共同学习,不做监工和陪读
和孩子共享一张书桌,并不是很罕见的做法,但不少家长会忽略一点,而在清华留美的学霸妈看来,这一点却又是至关重要的。
那就是“绝不干扰”原则。
记住,是共享一张书桌,而不是陪读,更不是监督。
有些家长的做法是这样的,他们会挤出时间,坐在孩子的桌边,看着孩子写作业、默写等等,如果孩子哪里做错了,会马上及时纠正,如果孩子有磨蹭或者开小差,就立刻制止。
如果你愿意尝试一下和孩子“做同桌”的做法,就要做到一点——把自己真的当成同桌,而不是监工。
你只要在桌子的另一边,专心致志地看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最好是字多点的,不要全是图片,那样会让孩子分心)、或者电脑办公,就已经是最好的示范。在小学低年级的阶段,家长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用示范、榜样的力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做同桌的时候,不要时不时抬眼看孩子是不是在专心做作业,更不要时不时打断他的进度,告诉他哪里做错了。
你可以和孩子估算一个做作业的时间,比如在45分钟内,他可不可以把这部分作业做掉。做作业的时候就开始计时,开始时记录好是什么时候,结束了再把时间记录下来,而在这45分钟内,绝不干扰孩子的进度,哪怕他有些小动作,如果孩子有一道题做不出来要问你,你也要事先告诉他,自己想,或者直接跳到下一道。
等时间到了,和孩子一起讨论下在这段时间内是不是充分高效地利用了时间,然后看作业的正确率如何,逐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你的“视而不见、见死不救”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而不是让他反感,觉得桌子旁多了个监工,或是让他觉得有依赖,旁边有个自动答案提供机。
和孩子做同桌的目的,是为了用家长的榜样示范,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与专注力,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作业的正确率不是第一位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原则三:孩子学习时绝不干扰
这条尤其是对家里有老人的情况而言。有些老人会在孩子伏案学习时很好心地来问,“要不要喝点水,吃点东西?”“冷不冷?”“做得怎么样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