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男孩不好好上课怎么办?
小学二年级男孩不好好上课怎么办?家长问:
男孩二年级,上课时老师不叫他回答问题他生气、闹,有时上课去碰别人,下课了喜欢寻事对同学打打碰碰,弄坏班级花草,把洗手液涂在同学身上。
答:
我们先罗列一下您孩子出现的一些情况:
1、老师不叫他回答问题他生气(他想回答问题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2、闹,有时上课去碰别人(“想回答问题”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不罢休,想办法要达到目的,想什么办法?引起老师的注意)
3、下课了喜欢寻事对同学打打碰碰,弄坏班级花草,把洗手液涂在同学身上(上课时虽然想出很多的动作,看起来并没有达到目的,不罢休,下课继续做,而且一件事比一件事升级)
我想这罗列出来以后,您能明白其中的缘由了吧,就是他认为:“老师必须满足他的愿望,如果不满足,他会变本加厉地一定要老师满足他不可。我记得有一次我带着我的学生在幼儿园上故事活动课(有家长观募、有录像)时,带班老师就告诉我的学生说“班上有个小朋友,如果他举手一定得让他说,否则他会让你整堂课都上不好”。
那么,这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您可以回想一下平时您和孩子是怎么相处的?在家里他是不是这么任性的,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而且总能得逞?这是一种行为强化的过程。如果幼儿期养成了孩子这种行为习惯,他就会把这种习惯带到学校里。
那么这种习惯在学校里能继续得逞吗?得看老师的处理办法了,如果老师怕麻烦,他会选择满足他算了(继续强化他的坏习惯)。但如果是严厉的老师,可能会严厉地惩罚他,比如当众批评甚至采取一些处罚措施,那么,会使您的孩子丧失自尊心,遭到团体的排斥,被同学边缘化,这样的话,无论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心理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您得改变他这种行为习惯。
下面给您一些建议:
1、首先从认识上让他知道,在学校是有纪律的,比如回答问题要举手,老师点你才能说话,认真听讲,不能影响其他同学。我不知道您有没有告诉过他这些,如果说过,那就是行为习惯使他“明知故犯”。但即使说过,也需要清晰地强调在校的具体纪律条款,是下一步的前提。
2、和孩子一起定规约,规约的内容就是上面说的纪律条款以及奖惩。可以一股脑的全写上,孩子会说做不到(这种性格的孩子喜欢讲条件),您再分步实施,这样孩子会觉得您尊重了他的需求,他会有积极性去行动。
3、关于奖励的设计也要讲究策略。我想孩子一定有他想要的东西的,平时任性其目的也是想得到什么,那么这个“得到什么”就可拿来作为奖励,让他把思维从“我坚持捣乱就可以得到”转变为“我遵守规约就可以得到”。
4、关于惩罚。一般情况下,我不主张惩罚,因为惩罚有负强化的作用,也就是弄得不好,会强化孩子不好的行为。所以,不能常用。但是,在“规约”里有特别严厉禁止的行为,如上述的“把洗手液涂在同学身上”,可约定惩罚,也就是说惩罚的内容不能多,但惩罚的方式必须是能让孩子记住的,行使惩罚时,要让孩子明确是“为什么事情惩罚他”,不要让自己的愤怒掩盖了您要惩罚的目的(因为在孩子做了一些较严重的事情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再加两条:1、不要体罚(个人建议);2、惩罚过后要抱抱孩子,说明您仍然爱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