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教材分析以及教学预案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上学期学生初步学习了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以统计活动为主线,进一步认识和制作统计图,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以动手为主,学生会比较喜欢学。但要注意:不要光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一成不变地照搬课本素材。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在学生掌握了调查以及填写统计图的基础上,根据生活实际调查统计:“春游选点”、“喜欢学校开展什么兴趣班”、“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况”等等,并根据统计情况从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意见或问题?从而让学生更能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明确调查人数与填写在统计图中的人数要一致。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本来老师要求调查20人,但是从统计图中反映出来的却比20要多或少。
2、个别孩子填统计图格子时会“从上往下涂”,这要预先强调图格子的方法以及顺序。
教学目标:
1、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统计意识。
2、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获得及整理的过程。
3、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关键:
1、教学时应组织好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4课时。
组织比赛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的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统计。
师:小朋友们喜爱运动吗?你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这么喜欢运动,我们来组织个比赛,好吗?(指黑板)这么多比赛你想组织什么比赛呢?(生自由发表意见)
同学们意见不一致,这该怎么办呢?(师适当引入)
师:统计一下,统计什么呢?
生:最喜好的运动。
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体验统计的过程。
1、说明比赛的要求。
师:我们分小组来进行一次统计比赛好吗?
比赛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进行讨论统计、填图。
项目
套 圈
跳 青蛙
拍 球
跳 绳
人 数
2、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填图、师巡视指导。
3、各组均统计完毕,并排出先后次序。
师:同学们表现太好了,我们先请冠军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统计结果。
(学生汇报统计结果,将小组统计表展示在黑板上)
师:你觉得各组统计表完成得怎么样?
(学生讨论评价。师适时总结统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5、交流方法。
师:能又快又准的统计出结果来,你一定有统计的好办法,能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进行统计的吗?
由比较快完成的那组代表报告自己的统计方法,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6、比较统计方法。
师:同学们觉得哪种统计方法更好一些呢?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总结)
通过交流成果,总结出统计方法及注意问题,不硬性规定统计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合理的方法。
7、制作统计图。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填写统计图,并完成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首先明确:每格代表多少,涂颜色时要从下往上涂。
8、汇报成果。
9、小结。
回顾统计方法,加深认识。
三、应用实践。
1、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想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看哪部动画片的人比较多,该怎么办?(统计)
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地进行调查统计。(填写统计图)
3、小组交流你在统计图中的发现。
四、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制作统计图的热情真高,不知不觉下课的时间到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学校准备去以下其中一个景点春游(番禹动物园、鳄鱼公园、广州海洋馆),请调查统计本校40名同学,喜欢去哪个点的人数多,可以向辅导员提出出游建议。
买气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些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说)
2、部分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谁还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2、请拿出小磁铁,下面请各组代表上来贴。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们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
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6、寻求答案。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调查本年级学生最喜欢学校组织什么兴趣小组活动(30人以上),在堂练本中制成统计图,并说说你的发现。
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自我评估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2、在回顾学习过程中交流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3、在实际的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并巩固学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和参与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自我评估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进行计算。
二、比较算式。
出示书86页的第一幅图。
(1)先只算出第1行算式的得数。
(2)根据一、二两行的关系推算出第二行算式的得数。
三、我的成长足迹。
1、提出问题。
我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2、学生小组交流,分组汇报,根据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进行解决。
四、购物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出示体育运动商品的具体价目表。
2、让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3、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统计。
1、近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师:我们还学习了统计,你能根据统计图说出近来一周的天气情况吗?
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晴天、雨天......分别有多少天?
2、实践活动。
(1)先说一说在完成统计图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调查的内容:调查一个星期你家扔掉了多少个塑料袋?
(3)反馈预习作业。
(4)学生进行调查活动。
(5)汇报成果。
(6)提出问题。
从你制作的统计图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七、总结。
通过今天的上课,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四、环保作业:
统计从明天起往后的7天里,你的家庭使用或丢弃塑料袋的数量,在课本的统计图中涂一涂。日常使用的塑料袋严重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根据你的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写一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