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1、让学生参与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计算除法。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旧知
二、自主探索
三、试一试
四、想一想
五、练一练
六、游戏活动
七、延伸拓展
1、出示口算题卡片
2×34×46×5
3×45×64×5
2×64×63×5
2×54×33×1
说一说怎样计算乘法的?
2、背1~6的口诀
3、对口令
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
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看操场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交流得出: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分成几组?(出示题)
2列式?指名说一说。
探索方法
你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分成几组?同桌讨论。
交流想法得出:
(1)可以借助摆学具
(2)每次减2,连续减去5次,正好减完。
(3)想()个2是10,5个2是10又是怎样知道的?`
(4)想乘法。
从这些方法看,你认为怎样算的又对又快?
得出:想乘法口诀方便或乘法。
1、出示:12÷3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求商,比一比谁快?
2、8÷4=想:()四得八,商是()。12÷3=想:三()十二,商是()。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想的方法,同时指名板演。
1、()×2=43×()=9()×4=4
4÷2=9÷3=4÷4=
二()得四三()得九()四得四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乘法中()的乘数是怎样想的?除法又是怎样想的?
2、学生在独立完成P13第2题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得出:做除法也可以想乘法,这三题有联系。
3、看一道乘法算式,能说出有关的两道除法算式吗?老师出示乘法算式,学生除法算式。
同桌活动:一人说乘法,另一人说两道除法算式。
1、出示卡片练,说口诀。
2、同桌悄悄练(小黑板)
3、听算抢答。
1、转风车。(开火车的形式)
2、找朋友。
我们小队有多少人?请你设计一个游戏,要求人人参与,你准备怎样设计?
交流情况,课间活动。
课后感受
由于声上学期学过6以内的乘法口诀,所以教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大多数学生都是想乘法算除法的,当然还是应该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授课日期9月11日
教案(序号10)
课题
口诀求商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6日
教学目标
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练习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口算训练
二、解决问题
三、观察与思考
四、游戏。
五、小结。
1、找联系
6×4=5×6=3×5=
24÷6=30÷5=15÷3=
24÷4=30÷6=15÷5=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一组三题有什么联系?
1、视算(出示小黑板)
共四行,第一行指名算,并说一说怎样算的?第二、三行同桌悄悄的算。第四行齐算。
2、听算
老师说题,学生口答。
3、抢答:出示卡片
口算比赛
1、出示P13第4题图(一):你看到什么?西红柿娃娃要我们怎样做?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然后指明交流:为什么用除法?8÷4=2是什么意思?
2、出示P13第4题图(二):你有知道什么?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为什么用除法?
计算它们用了哪句口诀?
3、示P14第6题仔细看一看,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请小朋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说一说每个算式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68109
23245233
请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规律?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评定。
“六瓣花盛开”算对一题,就会盛开一瓣花。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应该加强,个别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不够.
授课日期9月12日
教案(序号11)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6日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求商,加深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计算,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收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求商训练
二、综合练习
三、解决问题
1、出示小黑板(三行)
指名说一说怎样求商?然后同桌悄悄算。
2、卡片口算:开火车。
3、填表
被除数
18
12
30
20
24
15
12
除数
3
6
5
5
4
5
3
商
什么是商?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价。
1、比一比
3÷14÷26÷35÷5
3×14×26×35×5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一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交流得出:要看清运算符号,用哪句口诀?
1、看口诀,说算式
出示:二六十二能写出哪道算式?同桌说一句口诀,另一个同学说算式。
2、游戏
小蚂蚁找家。
3、比大小
完成P16第6题,同学自己评定。
5、赛一赛:P16第7题在书上完成,然后同桌对改。
1、出示P15第4题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看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刚才的完整的说一说。
(出示题)大家齐读。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大家齐读。
2出示P15第5题
学生看图,同桌说一说看懂了什么?然后交流,说一说图意。学生列式解答,再说一说怎样想的?
开放思维
你能填出几道算式?
6÷=12÷=×=5
学生自己尝试,交流方法?还有不同的填法?
课后感受
在学习习惯方面应该加强.
授课日期9月15日
教案(序号12)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6日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计算除法,在情景中能灵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基础训练
二、解决问题(一)
三、解决问题(二)
四、开放题。
五、小结
1、出示卡片训练。指名说怎样算的?
2、同桌悄悄算。
3、听算。
1、出示P16第9题图:先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同桌交流。
出示:15盆花,平均排成3行,每行有多少盆?
15盆花,平均排成5行,每行有多少盆?
请同学们列式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讨论:摆的行数越多,每行的盆数有什么变化?
得出:摆的行数越多,每行的盆数会越少。
2出示P17第10题图:先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自己说一说,然后交流。
出示:12个南瓜,女同学每次抬2个,共抬多少次?
12个南瓜,男同学每次抬3个,共抬多少次?
讨论:你知道谁抬的次数少?为什么?
请列式解答,同桌说一说怎样想的?
3、小结:这两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出示P17第11题图说一说每一种物品的价钱。
2、再出示
(1)小明买了2包糖,一共用去多少元?
(2)12元钱可以买几包方便面?如果买饼干呢?买蛋糕?
(3)小芳用18元买3包薯片,每包薯片多少元?
学生逐道完成,说一说怎样想的?
同桌讨论:(1)为什么用乘法?(2)(3)用除法?
3、你还可以题什么问题,跟同桌说一说。交流然后解答。
出示表格
行数
2
3
每行个数
1、12个圆片摆成2行,每行几个?摆成3行呢?
2、还可以摆成几行,每行是几个?
3、仔细观察表,你能想到什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有些学生由于对生活的理解不够,所以在这些题目方面有些困难.今后在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方面要加强练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