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7:29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                     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
  学具: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创设情境(课件)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有两只猫在分4条鱼,你觉得他们可能会怎么分?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1、3;3、1;2、2
  教师指着上面三种分法提问:这三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
  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鱼条数同样多,都是2条。(教师板书:同样多)
  (2)请大家继续分(课件),把8个小立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该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平均分)即8个小立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2 )个。
  (3)(课件)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哪组是平均分?(葡萄3、5;苹果4、4、4、4、;西瓜1、2、3)
  二、探索新知(课件)
  1、学习例1: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1)动手实践:请同学们用小圆片代替糖动手分。
  (2)观看动画演示分梨的过程
  请大家用小圆片代表梨来分一分,大家分对了吗?我们来看看电脑上是怎么    分的?
  (3)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梨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 个    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除号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2)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6÷3=2"进行巩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6÷3=2"的意义。
  3.如果有把20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颗呢?你是怎么想的?让我们来看看这5位小朋友分糖的过程。(电脑演示)算式该怎么列?板书:
  20÷5=4(颗)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再次让学生体验到平均分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先用小圆片摆一摆,再列出算式。
  (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
  2、看图列出算式:(课件)
  (1)把10个萝卜平均分成两份。
  (2)把8个青椒平均分成4份。
  3、看算式,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课件)
  (1)15÷3=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24÷8=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四、拓展:(课件)
  把12只桃子平均分给几只猴子,正好分完,可以怎样分?
  (课件演示说明:点击其中四只会出现"手"形的桃子,就分别是四种分法,然后再点击按扭回到原来的12只桃子的界面;当点击猴子时就会出现完全的四种分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补充板书课题),所学的分法,我们把它叫做"第一种分法"(板书),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除法的第二种分法。
  南海实验学校   黄伟红   周莹
  2006年1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除法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