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些关系对乘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2、培养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进行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事物内部是有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掌握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会利用关系求未知数x.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说出下面各题里x的值,并说明理由。
X+15=4534+x=40
x-8=1750-x=30
2、写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
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师: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新授:
(一);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推导:出示式题30×6=18020×40=800
问:哪位同学能够说明一下这两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谁能由每一道乘法算式分别改成两道除法算式?
30×6=180①20×40=800①
因数因数积因数因数积
()÷()=()②()÷()=()②
()÷()=()③()÷()=()③
提问:
(1)两组题式题中的②和③式中所得到的数都是式中的什么数?
(2)每个因数是由①式中的什么数除以什么数得来的?
(3)你能试着填写出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试试看,看谁的概括理解力最强?
3、师生共同检查板演:
两组式题中的②③式与①式比较,发现②③式中的被除数就是①式中的积,第②③式中的除数和商就是①式中的两个因数。因此,在乘法算式中,只要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因数。
即: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板书: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