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0:35

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的练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
  确地解答求平均数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统计表里数量之间关系的
  认识和理解。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求平均数。(板书课题)请大家想一想,
  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板书: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说明:根据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如果在题里总数和总份
  数是来知的,就要先求出来再求平均数。
  二、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十九第5题。
  指名学生读题,说出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想?你估计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的千
  克数在哪个范围内?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提问:求总数为什么是两积相加的和?为什么用800加160
  的和做除数,而不除以27
  指出:要根据问题,正确地算出题里的总数量和总份数,才能
  求出平均数。
  2.做练习十九第6题。
  让学生先估计平均数的范围。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道题是先求什么,再求平均数?为什么要先求总价
  和总千克数?
  求总千克数为什么要三个数量相加的和?
  3.练习十九第7题。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道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谁来说一说这道题可以怎样列综合算式?(板书算式)
  这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的?
  指出:凡是要求平均数,都要用总数除以总份数。解题时要
  注意条件是什么,正确地先求出总数和总份数,再求平均数。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说明统计表的数据吗?(估计这
  个村学生平均年龄大约9岁多一点;或大约一半学生是10岁;或
  大多数的学生是9岁和10岁,少数学生是8岁等。)
  三、变式练习
  1.做练习十九第8题。
  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提问:这道题的条件和前面的题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把这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学生每一步求的什么。
  追问:为什么求总千米数只要直接相加?
  2.做练习十九第9题。
  提问:这道题叙述的条件与上一道题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每一步求的什么。
  结合提问:求总数时,为什么前16天的总米数直接用380,后
  14天的总米数要用35X147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的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10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