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50:16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七(2)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a.讨论: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
  b.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点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c.集体朗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表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学生的画或老师自己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c.谈感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
  4.集体朗读全文。
  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学习目标
  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