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40:52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二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脱壳中
  脱壳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