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我要的是葫芦2
1. 首尾对比,2. 造成悬念。1.指名朗读第1段。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要提请学生注意正确运用量词。
(1)从前,有个人种了一( )葫芦。
(2)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 )小葫芦。
2. 让学生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2)“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到: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加具体、清楚。
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第5句,从“每天”“看几次”几个词语中感受那个种葫芦的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4. 朗读体验后,教师设疑: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又怎么样呢?接着指导学生读第4段,对照课文插图,再次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一个个落下来了呢?
3. 理解过程,4. 深究原因。
1. 导读第2、第3段。让学生带着下边的问题研读课文:当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时,2. 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3.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那个人在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4. 是怎么想的?
5. 在充分感知语言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后教师问:读到这里,6. 你们是否明白,7. 开始小葫芦长得十分可爱,8. 后来为什么变黄落下了呢?指9. 导学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这一问题。
5. 创设情景,6. 延伸结尾。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笔头练习: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几棵葫芦。过了些日子,(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 )色的叶子,开出了很多( )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好多( )的小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这些他想起( ),赶快( )。后来小葫芦慢慢( ),一个个都长得( )。
7. 作业练习:
1. 填空,再读一读。
( )小花 ( )葫芦藤
( )小葫芦 ( )蚜虫
2. 读句子,3. 注意每句话的语气。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
有几个蚜虫不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