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1:25:59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船借箭》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要胆量,有胆略。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掌握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船借箭这件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船借箭这件具体的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通过预习,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呢?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回答。
  三。理清层次
  1.小组学习,想想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2.交流,总结段意。
  四。回归问题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2.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小组讨论,找找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
  第二课时
  一。回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你们小组认为课文中哪个词最有研究价值呢?
  二。深入探究
  1.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哪些地方最能突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呢?
  4.相机提问,引发思考: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他会想些什么呢?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
  5.应该怎么读出来?
  6、现在,你弄明白了为什么要借箭,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吗?
  三。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
  第三课时
  一。回忆
  说说自己弄懂的知识。
  二。延伸
  说说自己读的能突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三。创见
  课文与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相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总结
  1.说说自己解决的问题。
  2.说说自己学过课文后的收获。
  五。作业
  我看历史人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船借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