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3 13:02:45

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
       
12
                                  133.为什么说“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法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
  在学习简单应用题过程中,可以理解加、减、乘、除法的意义以及这些法则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简单应用题是组成复合应用题的因素,几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复合应用题。
  通过解答简单应用题,逐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解题的角度来讲,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算法的依据。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目的是能够把数量之间的关系同加、减、乘、除的法则联系起来,遇到简单应用题能够正确选择算法,并且正确计算出来。
  在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过程中是分解成几个简单应用题来解的,所以说,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法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下面,我们解答两道复合应用题,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同复合应用题的关系。
  例1:柳林坨乡修一条长3600米的水渠,原计划30天完成。实际修筑时,每天比原计划多修了30米。求修完这条水渠实际用了多少天?
  解:(1)原计划每天修多少米?
  3600÷30=120(米)(工作总量÷时间=工作效率)
  (2)实际修筑时,每天修多少米?
  120+30=150(米)(已知较小数与差,求较大数)
  (3)实际上用了多少天?
  3600÷150=24(天)(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答:修完这条水渠实际用了24天。
  这道复合应用题,是用三步计算解答的,也就是由三个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这三个简单应用题是:
  (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题。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加法题。
  (3)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题。
  例2:某农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农具250部,技术革新后,9个月的产量比原计划全年的产量还超过150部,求技术革新后平均每月生产多少部?
  解:(1)原计划全年生产农具多少部?
  250×12=3000(部)(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2)技术革新后,9个月共生产多少部?
  3000+150=3150(部)(已知较小数与差,求较大数)
  (3)技术革新后,平均每月生产多少部?
  3150÷9=350(部)(工作总量÷时间=工作效率)
  答:技术革新后,平均每月生产350部。
  这道复合应用题,也是由三个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这三个简单应用题是: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题。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加法题。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题。
  通过以上两例,可以看出,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过程中是分解成几个简单应用题来解的。这些简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确实是组成复合应用题的因素。也可以把简单应用题看做是基本概念题。因此,学生对于简单应用题应熟练掌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