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业是如何开始的
人类在开始过驯养动物、栽种植物的定居生活之前,已经进化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定居前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靠采集和狩猎来取得食物维生。农业是一种新奇的活动,考古学家仍然不了解为何人类的生活形态会发生这么极端的转变。农业在最后一次冰河时代结束后兴起,而这可能和随之而来的环境改变以及人口陡增息息相关。然而每个地区发展出来的农业形态却大不相同,大多视当地的动植物特征而定: 在近东是大麦、小麦、绵羊、山羊;在墨西哥是玉蜀黍;在中国是稻米;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则是小米、高梁、牛。而各个地区似乎也有自己一连串独特的事件与原因,促使其人民要放弃祖先采集、狩猎的生活形态近东的原始农业
大约14500年前,近东沿海地区和河谷地带覆盖着厚厚的混合橡树林,其他地方则是苍翠的干草原,有许多种可食用的植物,其中包括小麦和大麦的原始栽培种。由采集狩猎部族所建立的村落繁衍兴隆了2 0 0 0 年左右,发展出许多类似农耕者典型的文化特征, 包括石造建筑、厚葬、工艺和精细的碾磨植物技术。一旦这些村落建立起来, 农业的发展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知道村落彼此间是通过黑曜石(火山玻璃) 与海贝等物的交易建立了贸易关系。完全栽培的植物也可能沿着那些商业网进行流通,所以这些村落很快有了农田, 也有了豌豆、扁豆,可供养开始快速增长的人口。在1000 年内,首批山羊被驯养,接着是牛;村落变成城镇,有两层楼的石造房屋、街道、庭院、谷仓;此时农业最初的发展已达到繁荣阶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