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0 16:52:25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西师大版

  钓鱼的启示
       
          【对词语的理解】
       
          涟漪:细小的波纹。 小心翼翼:非常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翕动:翕,收敛。(嘴唇)一张一合 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
       
          乞求:请求(对方)答应。 不容争辩:不允许争论、辩解。
       
          诱惑:吸引。 抉择:挑选,选择。
       
          告诫:警告劝戒(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课后习题】
       
          1、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答:这条鲈鱼是“我” 钓了很长时间才钓到的,而且鲈鱼很大,很漂亮,况且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所以“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可父亲却坚持这样做,因为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得意→( )→( )→( )
       
          答:得意→( 急切)→( 乞求 )→( 依依不舍 )
       
          3、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践说说自己的理解。
       
          答: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 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就需放弃个人利益。再如,“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比较难 懂,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诸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学校里考 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是改,还是不改;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 警叔叔,冲过去,还 是等。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
       
          4、课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有启示?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答:例如:“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正是因为那晚的“沮丧”,正是因为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使“ 我”以后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我”日后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由这句话我想到了我的爸爸。爸爸在平时对我要求很严, 有时候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一点小事
       
          都对我这么严厉。现在,我有些理解爸爸了,他这么做都是为了我好。以后,我一定会听爸爸的话,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让爸爸为我感到骄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西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