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语文下册] 六年级语文教案——《最大的麦穗》教案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
  2、指名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你的初步体会。
  3、结合学生发言,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其中含义。
  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两手空空?结合弟子们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来时体会。)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进一步体会含义。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米亿年刚刚摘下的。”)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读一读体会一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4、指导朗读第二段。注意读好难句子。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们听懂了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三、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评议指导。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默读这一段,找出能说明道理的重点句子,并想想其中的意思。
  3、指名说句子。出示:
  追求应该战士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指名读,指导读出句子的重点。
  (2)请学生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3)最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要抓住机遇
  文献摘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好谈论而无著述,他的言行常见于其他人的一些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苏格拉底在逻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归纳和定义的方法。在伦理学方面,苏格拉底是最早强调知识和行为有联系的人。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1:57 , Processed in 0.05269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