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3|回复: 0

[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生活中的运动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计思路
  调查活动是新课程主题背景下的一种主要的特色活动方式,它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寻找、观察、记录,主动获取一些关于主题内容的知识,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提高幼儿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身心。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看,他们天生就好动,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大班幼儿调查活动“生活中的运动”,从寻找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运动方式人手,在幼儿自主调查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将幼儿收集到的关于运动的经验,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中进行整理和归纳,加深幼儿对运动的了解与认识;通过观察、采访等环节,让幼儿知道人人都需要运动,运动有益于健康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知道运动有益于健康,引发参加运动的兴趣;
  2.在说说、看看、动动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能大胆地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知道的运动,能与同伴分享、交流对运动的认识。
  活动重点
  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所知道的运动,知道人与运动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调查记录表;邀请一位爱好运动的老奶奶;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
  教师运用简短的语言直接引出主题。
  2.交流调查情况。
  (1)教师引导幼儿依据调查表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交流。
  师:你找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是在哪里找到的?(教师将幼儿的调查表展示出来)
  (2)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调查到的运动。
  (3)给不同的运动贴上标志(家里、比赛场、小区、公园、幼儿园、健身房)。
  (4)小结:运动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在幼儿园,有的在运动场上,有的在健身房,生活中到处都有运动。
  分析:交流分为集体交流和个别交流两种形式。在集体交流中,教师特别注重提升一些新的经验,比如学习一些动作并了解与运动有关的人,如姚明、刘翔等;在个别交流中,教师应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方面的教育,如不在马路上玩滑板车等,使幼儿在分享同伴资源的同时,加深对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如运动中的安全问题、自我保护方面、体育知识等。交流结束后,教师对这些运动根据场所的不同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从而让幼儿意识到运动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并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调查表。通过展示,幼儿直接感受和了解了生活中到处都有运动的含义。
  3.幼儿讲述活动。
  (1)师:你会什么运动?
  (2)师:哪些人需要运动?为什么?
  (3)小结:运动是要坚持的,人人都可以参加运动。
  分析:教师设计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从幼儿自身运动开始讨论,将第一环节得到的运动经验与他们自身相联系,引导幼儿讨论“我会什么运动”,在幼儿的讲述中激发其参与运动的兴趣。第二层次,从自身的运动迁移到其他人的运动,通过讨论“哪些人需要运动”,使幼儿知道人人都需要运动。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提升一些关于运动的知识,如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可以调节情绪等。
  4.观看老奶奶的表演,并采访老奶奶。
  (1)鼓励幼儿能大胆地询问老奶奶关于参加运动的问题,了解人们喜欢运动的原因。
  (2)小结:不同的人适合参加不同的运动。
  分析:通过采访,鼓励幼儿大胆提出关于运动的疑问,提高幼儿的提问能力。通过老奶奶的回答,让幼儿知道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运动,教师可进一步提出新的活动任务,体现活动延续性。
  5.提出任务。
  请幼儿调查哪些运动适合小朋友,哪些运动不适合小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05:19 , Processed in 0.052391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