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会念书小孩的难题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孩很会念书,总能轻易把没兴趣的东西念到毕业,甚至念到博士。
       
          “流浪博士”
       
          会念书小孩看似选择最多,但也最容易错过生涯选择的黄金时间。
       
          《西 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门下学习,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觔斗云,明明已一身武艺,却只想待在师门,每天「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长生之美」。一 日表演娱兴节目给同学看,被师父痛骂一顿,才被逐出。妙的是,孙悟空知道自己必须强迫毕业时,还哭道:「师父教我往哪里去?」
       
          近几年,高等学府广设研究所,满街多出许多博士生。有些当然是有志向学,但也有不少只是搞不清楚自己除了读书还能做什么。这种人念博士,迟迟不进入社会,心态就很像孙悟空:「师父教我往哪里去?」
       
          为何念到博士才去卖鸡排?
       
          华人一向崇拜高学历,也认为多读书不是坏事。然而,也许是台湾产业一直没有升级,也许是学校教学脱离产业需求,不管为何,高不成低不就的“流浪博士”已成为这几年的新兴现象。像最近,又有「政大博士生卖鸡排」的新闻引起讨论。
       
          郭台铭说,这人待在学校念那么多年,国家是补贴很多钱的,他念到博士却选择从事国高中学历就能胜任的炸鸡排,造成资源浪费,应该课「教育资源浪费税」。这税换一种说法,就是「学无所用税」。
       
          一般说来,学无所用的纳税能力应该不如学以致用才对,可这种税大大违反量能课税原则,因此绝不可行。但郭董的确说中许多人心声:如果卖鸡排,为何不早点去卖,干么要念到博士班?
       
          如果这位博士生念的是人类学、哲学等冷门科系,去卖鸡排还可以让人理解。偏偏他大学念的是法律,研究所念的是保险,乍听都是路无限宽广的领域。就业市场再怎么糟,法律与保险领域应该都有职缺吧。
       
          他去卖鸡排,摆明就是不愿从事法律或保险相关工作。要问这种人为什么浪费教育资源,其实应该改问另一个问题:既然对法律没兴趣,干么念到大学毕业?既然对保险没兴趣,为什么念完硕士,还念到博士班?
       
          在大家心目中,会念书的小孩最不需要担心。大家却都忽略一点:小孩如果很会念书,往往怎么没兴趣的学科都很会念,因此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浪费时间去专攻不适才不适性的学科。他们总能轻易念到毕业,然后在毕业后付出职业与志趣不合的终身代价。例如明明怕见血,也讨厌腐味药味,却去学医,只因为医学系分数最高。
       
          会念书小孩令人担心的还有另一点,就是他在学校实在如鱼得水,如果有机会待在学校,会一直想待下去。孙悟空若不是在师门里备受肯定,也不会哭着问「师父教我往哪里去」了。这种小孩对学校的留恋,是郭台铭那种功课平平的学生从没感受过的。
       
          持平说,会念书小孩迟迟不愿进入社会,可能不只是胆识不足,也是太有自知之明。许多会念书的年轻人进入职场后都有点失落,变得比谁都怀念学校生活。美国作家克恩(WalterKirn)曾在二零零九年出版一本回忆录《迷失在精英主义》,写他自小家境不如人,很自卑,一路走来都凭着考高分、拿奖状肯定自我存在价值。
       
          普林斯敦大学英文系毕业,进入社会再无第一名可拿,偏偏他对赚大钱又没兴趣,从此失去人生目标,载浮载沉多年才终于找到方向。他在书中回想刚出校门那些年的痛苦,不禁质疑当年为分数念书到底算不算有学到东西,因此这本书的副标是《第一名学生的九流教育》。
       
          当我读到,鸡排博士生从小念资优班,高中念建中,说自己“以前都是念书,老实说只会念书”时,不禁有点伤感。他一定是太会念书,才会把没兴趣的东西念到博士班吧。对保险没兴趣,又想做保险学教授,可见真的很喜欢学校。这就让我想到克恩的故事了。
       
          会念书的小孩应该受到奖励,这点一向没人质疑。克恩的故事却告诉我们,这种奖励可能会有碍自我探索。鲍许(RandyPausch)《最后的演讲》曾说,当年进不了麻省理工学院,才有机会自问:「我所追求的东西,我到底多想要?」学业一帆风顺者却往往要等到年纪一大把,才会想到这个问题。
       
          太会念书,反而错过选择
       
          鸡排博士生若在二十年前,他很容易找到中小学老师的工作;若在十年前,他也不必放弃教授梦。他会在学校待那么久,其实背后有高等教育过度扩张的时代背景。
       
          只是,性格即命运,天赋也是命运。会念书小孩看似选择最多,却可能比别人更需要做出生涯选择,偏偏会念书这种天赋又最会害人错过选择的黄金时间。这个残忍事实,是所有会念书的小孩及其父母都应该警惕的。
       

060412_54209cdc844ae54.jpg

060412_54209cdc844ae5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8:03 , Processed in 0.094564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