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宝宝学古诗切勿贪读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童心空白,记性更佳,不久女儿背熟多首。家中每有客人来,女儿便上前嚷一通“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之类。妻喜,吾乐,家庭增添一份情趣。
  然而,随着这“早期教育”的深入,当老师的我,内心有点惶恐和不安。总觉得这字字珠玑诗章后,隐隐透出飒飒凉气。斗胆直言:前辈文人留传那些让人齿颊生香的篇章,有太多吟咏愁怨感伤、困顿失意,往往纵酒处世,失掉进取心,不能给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鼓励。
  诗中有太凄凉的离情别绪,“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有太惆怅的生活困苦,“大道直如发,我独不得出”。有太沉重的人生无奈,“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甚至,有太消沉的思绪,“断送一生唯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掩卷长想:究竟要教给孩子些什么呢?是看见秋水残阳、寒月落花、孤雁南飞,就无限感慨的神经质吗?还是在她未涉世事,就先知道人生有彻心入肺的失意和悲伤?或者一如古人,对生命过程必有的缺憾和丢失,不能坦然相待,动不动就悲从中来地消极沉沦?赞美苦难,歌咏失败,这是怎样的心理病变和精神孱弱啊!
  反复推敲斟酌,觉得这样的精神灌输和心灵熏陶,如果处置失当,很可能弊大于利。因为说到底,我要教给女儿的,不单是语辞运用和文学熏陶,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思维和想象、情感和意志,正随年龄增长不断发展。点滴生活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心理素质形成至关重要。在充满挑战的社会,自信自强的品质,勇敢无畏的精神,理智判断的能力,都是成功的必备品质。“诗情”提前介入,“格调”过分训练,会不会成为她日后心灵脆弱的起源呢?
  我想,这早期教育应该就此打住,不能沉溺在这“美丽颓废”之中。权作自家言:天性活泼儿童时代,女儿不必贪读古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5 10:30 , Processed in 0.0678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