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回复: 0

如何处理家庭教育中的矛盾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5: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矛盾的家庭教育与矛盾的孩子,这个问题在今天应引起每个家庭的高度重视。”的确,如今不少家长在言教、身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化的教育,极容易使孩子形成多重人格。孩子们在成长中如果接受了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必将搅乱他们幼嫩的心智。怎样面对这些矛盾并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做人上,“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东东要吃东西,妈妈不许。东东说:“那你怎么什么时候想吃就吃呢?”妈妈被噎回去了。
  妈妈和东东玩游戏,妈妈玩不好,东东说:“你真是笨蛋!”妈妈大怒,斥责东东无礼。东东说:“你昨天还骂我笨蛋呢!你净骂我,我为什么不能骂你?”妈妈语塞。
  点评:“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几千年后却被我们给扭曲了。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平时让孩子尊重父母,自己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帮孩子打扫教室卫生,恨不得连劳动课都要替孩子上……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小孩感到很为难,甚至无所适从。他们往往学家长样子,一方面从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从家长身上仿效“说一套,做一套”的圆滑世故的处世哲学。因此,人们很形象地总结出“5-1=0”,即学校苦口婆心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1天教育所毁掉。
  正确的作法应是身教在先,言教在后。但是,问题不在于方法,而在于家长的品质、修养,也就是人们常所说的素质。真正的教育是在自然流露中进行的。
  生活上,“穷教”与“富教”的矛盾
  天津市河北区9岁的小斌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月工资加起来不到4000元。但父母很宠小斌,他想要什么东西都尽量满足。今年快过年时,小斌告诉父母,他想买一套名牌运动装和运动鞋,说自己好几个同学都有。小斌的父母到商场一看,这些东西加起来要2000多元,有点舍不得。小斌不高兴了,接连两天不好好吃饭。父母心疼儿子,咬咬牙给小斌买了。小斌还想要一件新羽绒服,父母答应他一发奖金就给他买。
  一项对河南郑州406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约70%的学生称自己对勤俭的认识主要来自老师,表示勤俭教育主要来自家长的学生只有22%。此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袜子破了还有哪些用途;在外就餐时,87%的学生没有提醒过家人打包。
  郑州市长江东路小学老师路敏说:“勤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培养勤俭习惯上,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遗憾的是,不少家长并没有当好这个老师。”
  点评:很多家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曾亲历过苦日子,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子女过那种艰难的生活,于是乎总是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穿的。同时,他们又要求子女生活节俭,不要光顾吃而不学习,常常拿伟人的俭朴生活来教育他们,讲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陈年旧理。而一旦孩子向他们要钱时,他们通常都会有求必应,从未有半点吝啬。
  在这种矛盾家教中长大的孩子,怎么会形成节俭、朴素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家长在生活上对子女的关爱要有所节制,那样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方式上,“放纵”与“专横”的矛盾
  14岁的小彦(化名)身高近1.7米,看上去很漂亮,但比同龄女孩成熟。2月17日,在河南郑州搏强学校拓展训练基地,已经步行了30多公里的她仍然精力充沛。
  小彦和别的参加培训的学生不太一样,她除了有网瘾外,还对“暴力和打打杀杀的事”很着迷。据老师介绍,小彦的成绩不错,还学过跆拳道,甚至曾代表某市少年队参加跆拳道比赛拿过奖。
  小彦的妈妈是某市交通局的领导。据小彦说,她的妈妈脾气不好,对她要求很严。在她年幼时,妈妈就和爸爸离了婚,是姥姥、姥爷把她带大的。幼年,她曾目睹过爸爸打妈妈。小彦说,从那时候起她就想,自己迟早要让他们后悔。
  工作繁忙的妈妈在家时间很少,几乎没有时间管教女儿,母女关系已经疏远。上初中时,小彦开始接触网络。约半年后,家人逐渐发现她经常不回家,便断掉了她的零花钱,但这并没有阻止她不回家。
  为查清小彦的行踪,两个舅舅和表姐对小彦进行了跟踪,结果发现小彦放学后都会去一家美容美发按摩中心,惊慌失措的妈妈报了警。在派出所,小彦才承认,因为家里不给钱上网,她在网吧认一个网管做“干哥”。“干哥”带她到这家美容美发店里,老板每天给她20元零花钱,让她带别的女孩来卖淫。
  点评:教育专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出现了偏差。有的家长在孩子做出破坏公物、无故凌辱同学等不良行为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使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此同时,有的家长又将自己摆在了家庭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日记等。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这种既“放纵”又“专横”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亲子关系上,“溺爱”与“叛逆”的矛盾
  小乐1993年出生时体重只有3斤4两,身子弱,还经常患病。2001年,小乐又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7年来,每天早中晚,母亲毛敏都会熬好中药,督促小乐服下。父亲老杨说,小乐自从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夫妻俩把儿子看得更重了,对他的要求总会想方设法满足。
  2003年的一天,年仅10岁的小乐无缘无故拿着家里的碗、盆乱摔,还对着毛敏拳打脚踢。老杨终于忍不住了,就还手打了儿子。没想到,小乐竟然以绝食对抗,一连4天粒米不进。“他本来就贫血,不吃饭病情会恶化的。”最后,老杨请来儿子最好的朋友劝他,小乐才勉强吃了几口。此后,小乐更加有恃无恐,动不动用绝食逼父母给他钱去上网,不给就动手打父母,而这样的行为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发生一两次。“我真想一刀把他劈了,就算坐牢我也不在乎!他太可怕了,我养不了他!”说起儿子,毛敏眼睛里没有疼爱,只有痛恨。
  点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教授对亲子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她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受测试家庭亲子关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过分溺爱的父与母人数分别达到40%和60%。许多家长对子女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打骂父母。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家长教出来的。
  “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教育专家一致建议,家长不能无条件地包容孩子,孩子犯错时要坚决制止,同时还要给予良好的引导,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个性发展上,“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广州东山区11岁的五年级学生吴琼,不久前写了一份《请给我们自由的天空———关于小学生课余时间调查》的报告。根据她的调查,他们学校100%的学生都参加了培训班,每到周末,他们做完作业后,还要上各种课外班。她在五年级100多名学生中开展了课余时间调查,在“周末参加了几项培训班”的问题上,表示没有参加的竟为0,参加一项的占10%,参加2至4项的占50%,参加4项以上的占40%,最多的竟然参加了10多个培训班。不少孩子都表示:“真希望每天有48小时,24小时不够用啊!”吴琼也为此呼吁:大人们,请给我们自由的天空!
  点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切实感受到人才的重要。家长渴望孩子成才,却对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及怎样培养成才缺少科学的把握。于是,家长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主观愿望,为子女制订“宏伟”的发展计划,让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违背孩子志趣,这种“发展”实际上是限制孩子的发展。许多孩子为了家长的决定,含泪告别了自己的兴趣,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过错。因此,国家总督学柳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有的孩子为了观察蚯蚓而挨家长一巴掌,我觉得这一巴掌很可能就打掉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4 14:28 , Processed in 0.1112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