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警惕这些家常话,别让孩子“跑偏”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9 14: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父母往孩子大脑中,可能“存储”过的4个常用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让孩子产生误解,又要如何才能尽快改正那些歪曲的理解!看完文章后,宝爸宝妈可别再继续误导孩子哦。
         
        1.“我们买不起!”
          听起来很耳熟吧,你说过吗?不管父母的出发点如何,在并非一贫如洗的情况下哭穷,会让孩子误以为你在杜绝他的贪婪。成人也不一定能明白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今天买不起,永远买不起,又或者你只是不想在这上面浪费钱?
          
        2.“宝宝,要什么只管跟妈妈说”
          有的父母的确过于疼爱孩子,逛商店时,孩子就像有了金手指一样,指哪打哪。这样肯定会宠坏孩子。有的父母不管去哪买东西,总不忘了给孩子添个玩具或买件衣服。问题在于,好不容易爸妈忍心对孩子的要求说个“不”,孩子早已不能接受了。如果孩子认为,钱总是会有的,而价格从来都不是问题,那么他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将很难获得动力。他会觉得生活得好是理所当然,不好就是别人欠他的了。
         
        3.“爸爸、妈妈如果不工作,怎么给你买礼物啊”
          父母难免有因为工作忙,不能陪孩子玩的时候,而这时候孩子却又特别黏人。所以,“爸爸、妈妈如果不工作,怎么给你买礼物”的话就很容易脱口而出了。对付大人的这一招,孩子们也有必杀技:他会挺起小胸脯保证“我再也不要玩具 不管你是因为对工作的热爱,或者经济压力迫使,对于“工作狂”父母,孩子们只有一个理解--“他们不肯陪我”。
         
        4.“别告诉我别人有多少玩具,对你来说,这些足够了”
          孩子们串门之后,总喜欢告诉妈妈,邻居家有多少玩具。这时候,敏感的父母很喜欢说,“你是不是又想买新玩具了,你的玩具已经够多了。”不过,这时候小朋友的脑子里早已浮现一整床玩具的画面,爸爸妈妈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对父母来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买那一两样东西,而是一听到孩子说这种话,就过于机警地、条件反射式地害怕: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贪婪。
         
        静下来的时候也会想想,他到底是想再要一个玩具,还是只是单纯地描述她在邻居家看到的情况?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如果你过于急切地否定孩子,这会让他感觉受挫、委屈,因为他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妈妈会对她这么生气。如果第二天,你又恰巧为自己购进一双新鞋,孩子就更会觉得你很虚伪,之前所说的一切不过只是对他的“单边条约”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5 23:56 , Processed in 0.07581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