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奥数仍为“小升初”敲门砖寒假未放补课升温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寒假未放,奥数培训已开始升温。
          家长大把花钱,孩子密集上课,可不是出于对数学的热爱,而是为了在小升初考试中占得先机。
          不过,按照权威说法,只有5%智力超常的孩子适合学奥数,不知道家长蜂拥送孩子学奥数时,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孩子不属于那5%,会不会被那些“变态”难题伤了自信,非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产生厌学情绪的风险。
          再过几天,初中和小学生的寒假就要开始了,各种奥数假期培训班报名已先火了起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高考(微博)保送政策从2014年开始调整,凭奥赛获奖保送上大学的路子大大收窄,但由于“小升初”考试中奥数知识仍有相当大的作用,奥数热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明显降温。资深奥数教练直指:“初中择校风不止,奥数培训热难退。”
          海珠区家长陈小姐的儿子今年读三年级,从去年9月开始,每周末都在区里的奥数学校上课半天。这几天儿子刚考完试,陈小姐便联系上一名有经验的奥数教师,并在网上发帖,希望找到别的家长一起“拼团”,组成一个10人的小班在寒假里上课,“因为区奥校都是几十个人一个班,效果可能没那么好。”
          记者了解到,随着寒假的到来,市奥校和区奥校的课程进入尾声。但一些学生家长或是想让没考上奥校的孩子接触奥数,又或是想给已有基础的孩子“加加料”,导致寒假未开始,奥数培训辅导市场已先升温。
          位于五山路1号的华晟大厦可谓是“补习班的天下”,许多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将高端服务项目安排在这里进行,比如“一对一”辅导。“你们有奥数辅导吗?”“有!我们有专职的奥数老师团队。”记者在一家名为“×大”的培训机构咨询时,得到了这样的肯定答复。
          咨询小姐告诉记者,要先将孩子带来做一个免费的综合测评,才能定下主讲老师、课时、授课内容和学习目标。当记者问及师资情况时,该咨询小姐表示,奥数团队的老师都是专门研究竞赛数学的,如果需要市、区奥校的教练,也可以代为安排。
          更有一个培训机构在网站主页上列出了各年级的奥数寒假班,每天两次更新报名情况,制造出学位抢手的紧张气氛。截至昨天傍晚6时,报名网站显示,22个班中有15个班名额已满,其余的各班基本只剩下两三个空余名额。
          专门的研究团队、一对一讲课,要价也实在不菲:“×大”的咨询老师介绍,一次奥数“一对一”授课(一般为2课时)的价格在260元至300元之间 。如果一个寒假上10次奥数“一对一”课程,就要花掉将近3000元钱。据了解,尽管如此,有报读意向的家长还是不少。“很多华师附小的学生都在我们这里上‘一对一’奥数课程,他们的目标就是考上华附的初中部。”
          同在华晟大厦的另一家知名补习机构“×越”的咨询代表也表示,奥数“一对一”培训每次课的价格在300元左右,比其他课程起码贵三成。如此高价也不会使家长的热情“降温”。“来学的大都是为了准备小升初考试。现在那些民校联考说是不考竞赛题、奥数题,其实就靠这个来筛选学生。家长心里都清楚,谁不学谁吃亏。”
          小升初
          奥数学得好 考试有“着数”
          尽管奥赛国内奖得主不再获保送大学,但更多小学生家长操心的是“迫在眉睫”的“小升初”考试。在小升初公校择校考和民办学校的入学选拔中,数学成绩的权重居三科之首,题目中也无一例外都有奥数的影子,一些学校对在奥数比赛获奖的学生,有减免学费、捐资助学费或降分录取的优惠。各小学奥数培训班也常以有多名参加过培训的学员考上名牌初中作为广告宣传。
          邹女士的女儿就读于东风路一所省一级小学四年级,她告诉记者,女儿班上有过半的同学在学奥数。“老师说学过奥数的,考初中有‘着数’。”
          去年广州17所民校联考报名前,育才实验学校副校长兼香江中学校长陈景惠接受采访时也透露,17所民校联考题目分别由一名中学校长出题,为增加选拔性,数学附加题相当有难度。民校联考虽然没有奥数题,但学过奥数的学生做起来会非常容易。
          资深奥数教练冼德载一直在留意“小升初”考试的出题情况。他说,小升初“择校风”一日不息, “奥数热”一日不退。他介绍,在2007年前,广州小升初考试的试卷经常用奥数题,到了2008年社会压力比较大,那一年的小升初试题就没有用奥数题目,所以非常简单,分数飙得很高。“一看不行,2009年又用了奥数题,而且整份试卷难度都很高,又导致分数非常低。”至于去年民校联考的数学试题,他说:“前面的题很基础,后面两题很难,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出来。”
          记者拿到去年17所民校联考的试卷发现,最后一道附加题目分值20分,给出的条件复杂,是奥数中常见的行程类应用题。
          荔湾区家长陈先生儿子今年读五年级,三年级开始学奥数,随着课程加深,学得有些吃力。但陈先生认为,学奥数对儿子有好处,“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名”。不过,他也坦言:“其实我也希望是考试时别考奥数,那些太难了。但现在,人家学你不学,总觉得很吃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4 06:01 , Processed in 0.81302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