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家庭作业不超1.5小时的可行性分析 摆脱重复训练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市初中学生家庭作业将摆脱布置随意、重复训练的现状,逐步有章法可循。市教科院负责人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初中作业改革将严格执行“初中各年级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的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初中学生作业将分必做和选做,难度将被降低,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基本完成。
    这个提法初看很有意思,确实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的方案。但是我们细细分析,看看这个提法执行起来有无异议。
    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课业负担过重?每所学校的校长估计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学期末到教委开会,领导发给每位校领导一张表格,上面由高到低进行了全区学校分数的大排行,根据自己学校的分数,找到自己学校的相应位置。于是位于前三甲的校长洋洋自得,反之灰头土脸。尤其是排名位于后三位的校长,那脸色可想而知。大家知道前三位的成绩是如何得来的吗?无休止的题海战术,无休止做题讲解。校长回到学校将压力下放给老师,排名靠前的校长可以说:大家要继续努力,这次咱们的分数排名不错,但是如何保持,可是个问题。排名靠后的校长有可能说:咱们这次考试的排名不理想,但是不代表咱们以后的排名上不去,大家努力吧。压力下放,教师们又将压力转移给谁呢?学生。学生是这场压力转移中的终结者。
    既然压力转移给了学生,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各种题型的练习册、各种难以不同的解题思路。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只在学校学习就能学出成绩得到理想分数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校外辅导,奥数班、作文辅导班、英语考级班等等,家长们趋之若鹜,为何会这样,还不是想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能有建树。
    以上的压力都集中在学生们的身上,学生们自然快乐不起来。
    出台初中生家庭作业改革 书面作业不超1.5小时这个举措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不将现有的统考、牌位等制度修改的话,也是枉然。以上阐述的是从统考牌位这个因素展开的思考,下面在分析下其他的因素。
    据介绍,教师将被要求摈弃“一刀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作业分为必做与选做两种,在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和再提高的机会。该负责人表示,“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兼顾作业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整个作业内容要兼顾新课程目标,不仅提高学科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养”。
    这么说来,貌似对不同等级的学生都眷顾到了。可是,是不是会换来:选做题都是学习好的学生去做,而所谓的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只完成必做的题就可以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们如何能将所谓的差生们的学习成绩提上去,怎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都知道人是有惰性的,你不施加压力,学生们必定选择轻松易做得提来完成。因此说口号好说,关键是如何实施的问题。家长们为何将学生送到学校,是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学到知识,学到本领。
    分等级布置作业,如何保证所有的作业都能在1.5小时之内完成?如果必做的题能在这个时间完成,那么选做题的完成时间如何定夺?1.5小时的作业时间所制定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是以那些听话、写作也快的学生的速度为制定的标准的话,那么这个标准对那些写作业慢的学生公平吗?反之,问题依然,那么这个写作业的时间问题的制定就很值得商榷。
    再者,什么叫“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发展性,兼顾作业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整个作业内容要兼顾新课程目标,不仅提高学科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养”什么样的作业布置是科学的合理的、有层次的,是否要个明确的标准呢?假设有了明确的标准的话,如何能确定这些标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的?如何能使家长们信服?
    其实,教育改革以来,大家一直在说要减轻学生们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可是为何负担越柬越多?为何学生的书本越减越厚?这难道不是规章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吗?如果单从减轻作业量着手的话,效果会是什么样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某些地区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双休日改为单休日的时候,这个将学生的写作业时间控制在1.5小时以内的举措确实是不错,但是,真诚的期望标准出台之前要进行严密的调查,看看是否可行,只有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制定出的标准才好实施,真正受益的才是学生,否则只求一时风光的举措到头来只能以失败告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4 14:02 , Processed in 0.06538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