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小升初后家长大讨论:孩子上中学了,您还接送吗?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90914_4c5b5f767742419.jpg

090914_4c5b5f767742419.jpg

  “这学期,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我希望自己去上学,可爸妈却总担心我路上会出现危险,每天都开车接送我。身边许多同学自己上下学,我总觉得他们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新学期开学刚三天,新鲜劲还没过,本市(天津市)某中学初一的小杜就“郁闷”了:“我从五年级开始就要求自己上下学,可爸妈总说我还小,等我上了初中再说。可现在我都上初中了,他们还不放心。”记者了解到,新学期开学后,不少像小杜一样的孩子在自己上下学的问题上和父母据理力争,也有不少家长开始在新学期尝试着让孩子自己上下学。
  【记者观察】
  怪状一:妈妈开车,送比自己高一头的儿子上学
  身高1.8米,体重将近180斤,在南开区某重点中学读高二的“壮小伙”小唐,每天都是由妈妈开车送到学校,放学后再由妈妈接回家。“家住得离学校远吗?”“不远,就在白堤路上,距离学校不到3公里。”“那为什么还要天天接送孩子呢?”“家里有车,踩一脚油门的事。开车送他,节省了路上等车或骑车的时间,还能让他多点时间学习。”而后,这位母亲有些无奈地说,“况且,这么多年,也一直接送,从来没让孩子自己走过,让他自己走,我还真有点不放心……”
  怪状二:妈妈担心,上初三的儿子不会坐地铁
  “您是专门陪孩子来买书的吗?”“对。”“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来呢?”“孩子没坐过地铁,我怕他不会坐。”在图书大厦门口,刚刚买完书的小李和妈妈朝着地铁小白楼站走去,妈妈手里拿着刚刚买的几本书,一边看着来往的车辆,一边不时地叮嘱儿子小心,高高大大的儿子很乖地走在妈妈身后。
  开学了,又可以看到家长们在校门口接送孩子的身影,自行车、摩托车、轿车,各种交通工具在校门口见缝就钻,见空就停,孩子们穿梭其间甚至打闹嬉戏,险象环生。不少司机在上下学的时候尽量绕开学校附近的路段,家长们也抱怨连连:“孩子还小,不接送不放心,出了意外怎么办?”
  【记者直击】
  低年级同学多接送
  时间:早晨7:30
  地点:南京路某中学门口
  尽管大部分同学都是自己骑车或者坐公交、地铁来上学,但也有不少同学从各种各样的小轿车里钻出来,急匆匆地背着书包走进校门,也有骑着电动自行车的家长来送孩子,大部分都是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
  “离家远,赶时间呀!”“家里有车,我上班也顺路。”……当记者问到家长,为什么孩子已经上中学了还要接送的时候,以上几种答案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想法。
  时间:中午11:40
  地点:大沽南路某小学门口
  虽然放学的铃声刚响,但校门口等候的家长已经恭候多时了。
  “是你妈妈接送你上下学吗?”“是,如果妈妈不能按时来,我就在校门口等她。”“你们家离学校远吗?”“不远。”“那你敢自己走回去吗?”“我没自己走过,都是妈妈接送。”“你们班有同学自己走吗?”“有,但不太多。”一位小学四年级的男孩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专家观点】
  该放手时就放手
  对于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记者采访了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汪洁副研究员,她说:接送孩子上下学,对家长而言,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包括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因为现代独生子女背负了家长太多的期望,家长也担心孩子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家长经常接送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孩子在上学时经常忘记带一些书本或学习用品,他们总认为家长已经给自己装好了;另一方面,总是家长接送的话,孩子会没有防范意识,一旦没人接送了往往不会处理路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受挫力弱化,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的心理,很难适应社会,对于孩子自身的成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新入学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的接送和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但对于小学高年级甚至上中学的孩子来说,家长更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提醒】
  多大的孩子可以自己走?
  采访中,老师们表示,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和中学生来说,自己独立上下学的能力已经具备了,家长在这时就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上下学了。河西区闽侯路小学王君红校长介绍说,由于交通状况的原因,低年级的孩子和离学校比较远的孩子由家长接送是有必要的,但对于离学校很近的孩子,一般二三年级就可以独立上下学了。离家稍远一些的孩子在四年级以后也具备了独立坐车上下学的能力,学校虽然对家长是否接送孩子不做具体要求,但会鼓励孩子们独立完成自己的事,并对学生加强自护教育。
  老师们同时提醒家长,在决定让孩子独自上下学之前,应事先让孩子熟悉道路环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同时了解和孩子同路的同学有几个、家住哪里,帮助孩子找好结伴而行的朋友,也可以陪同孩子走几次,逐渐让孩子过渡到能独立上下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4 03:51 , Processed in 0.05202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