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回复: 0

小升初改革能否被认同从三方面考验政府公信力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升初”现象已经成为招致民怨沸腾的社会问题:越来越高的择校条件,不仅严重扭曲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方向,更为严重的是,在各种无休止的课外班、考级班的奔波中,让学生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家长也不得不放弃休息时间……人们不禁发出惊呼:中国的义务教育到底要往哪里去?谁来保证教育的基本公平?
  迫于社会压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市教委做出改革的举动,最近公布了《北京市小升初工作意见》,其中特别规定了“中学要首次公示录取名单”、“任何证书不得与升学挂钩”、“电子学籍”以及“划片入学逐步替代电脑派位”等多项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说非常有针对性,也算抓住了当前问题的关节点。多年来,教育系统在不断地喊改革,可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是,问题越改越多。就拿上一次的改革来说,所谓的“电脑派位”早已被“人脑”操控。眼下,人们最担心的仍然是,“小升初”政策制定者的良好初衷,最终能否像《意见》中公布的那样,真正落到实处。
  “小升初”择校热的背后说到底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同样是财政出资修建的中学,可以说一所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导致学生家长趋之若骛的择名校原因就是因为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按照北京市教委的规定,今后一旦实行划片入学,那么如何确保教育资源的基本公平?假如资源分配不能实现基本均等,又如何能够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展而不会再度因为人为操纵而引起社会公愤并因此搁浅?可以说,本次“小升初”改革能否最终顺利推进并得到大众的基本认同,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考验。
  考验有三。首先能否在未来的几年内,对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分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将意味着划片入学的推进的顺利程度;其次,中学公示的录取名单能否特别公布教育系统子女入学的名单,有人甚至认为,只要教育系统的子女能够做到划片入学,中国各地的基础教育公平就能够得到基本保证;再次,历史原因形成的名校能否做到不再以任何理由和条件私下招收学生,因为任何冠冕堂皇下的招生理由都可能塞进学校的部门利益。
  中国当前的“小升初”现象,决不是一个一般的升学问题,它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一个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公平问题。问题形成由来已久,其中痼疾沉疴已深,北京市教委既然已经出手,就看能不能放手一搏,向公众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6 22:49 , Processed in 0.06061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