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择校“战争”:谁将沦为“炮灰”?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9 11: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择校,关于导致择校风潮狂烈涌动的根源――教育资源严重的人为失衡,以及面对种种积重难返的不反思、不作为,以及问责于家长望子成龙的种种说辞,实在都已经令人提不起情绪来反复说道了。昨天新华社电讯中有一篇时评,题目叫做“重复热议老话题,本身是问题”,其中提及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医疗,另一个就是教育。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择校“战争”更为可能的结果,其实已经征兆频现:“迎春杯”、“希望杯”等被砸碎,用于选拔初中生源的各种培训班被叫停……而事实上,所有这些杯赛、培训班,尽管是教育的畸形表现,有许多难言的苦涩,但同时却也是平民百姓的孩子争取上“好”学校的惟一阶梯,是一种相对的机会均等,是一种公平。现实就是这么矛盾而无奈。如果将择校喻为一种“战争”,如今的“炮灰”会是谁来当,恐怕就不难揣测了。
  强势与薄弱学校两极分化的现实才是择校以及基础教育“双轨”状态的根源,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战争”就不会停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解决问题的办法仅限于停止杯赛、叫停培训班,以及呼吁减负乃至规定学生的睡眠时间,都只是表面文章,只是为了平息传媒舆论和向上面作出某种交代糊弄的短期行为。其结果只能是堵塞了普通人群的公平诉求,只能更突出地体现为“进入重点中小学日益成为金钱和权力的较量”,“政府以扩大优质资源的名义推出的重点校政策,既是政府能短期奏效的‘政绩工程’,更成为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权者的既得利益”(《掺望》周刊周大平语)。
  积重难返的事情就要下重手,为避免正在或即将采取的措施成为治标不治本的表面文章,这里提出两个参考对策,可在加强薄弱校工作的进程中同时施行:
  其一,停止所有“重点”中学的招生,将师资员工队伍调配充实到其他中学。原有学校逐步重组为师资培训机构,用于培训包括农村教师在内的各地中小学教师。
  其二,鉴于所谓优质资源的不均衡现状,以公平为宗旨,(1)所有中学(包括公立和转制学校)向所有学生开放,不得进行地域、区片歧视;(2)由于禁止入学测试的规定已经形同虚设,所以应规范入学测试的方式和内容,所有中学的测试内容不得超出小学现有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测试内容及方式需经论证、批准,所有程序向社会公开,禁止一切所谓特长生的招收;(3)禁止一切以联合办学等名义进行的入学机会和入学名额交易,对现有部委、机构与学校的各种合作方式进行清理,向全社会公布结果。
  很多事情都是皇帝的新衣,说穿了,也就无所谓了。上述两个对策无疑都会引起某种程度的震荡,但套用一种现成的句式:如果没有这样的震荡,“老百姓是不是对教育就更满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6 09:30 , Processed in 0.06817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