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4|回复: 1

谈谈“父母心,儿女名”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0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字绝大多数为家庭的长者(父母或祖父母)所起,也有的是自己成年后改过来的名字。
  人们在起名字的时候,特别注重名字意思的占很大一部分,我国很多文字存在一字多音、多意,在生活上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在起名字中有时却让想用的人们为难了,这就关系到了起名字时名字音韵的一个谐音方面。
  谈谈“父母心,儿女名”
  在起名时,有的人喜欢用谐音法。但这个办法并不是万能的,它要受两种限制:
  (1)字义的限制,即用谐音字时必须用一些带有美好意义的文字。
  (2)姓的限制,并不是每个姓都有好谐音或是较好的文字意义。有的姓甚至会带有不好的谐音,如“吴”(无)、“王”(亡)、“费”(匪)等姓字甚至还带有不吉的谐音。
  因此我们用谐音命名时必须要注意其合理性。
  一.合理化
  谐音命名一定要谐得有理,不要变成“邪音”。如:刘(留)青山、朱(珠)宝庭、马幸(新)春,邓艾(爱)民、莫(摸)若天、魏(为)津(进)屹(亿)等。这些谐音就是好。
  二.优雅化
  谐音要避免可能对人的误导。如:“庞博”这个名字,除了广识博学的意思,还有和“磅礴”一词同音,取其气势宏大的意思。这些同音不同形的字,使人们一听到这些名字,就自然而然地与语言中有意义的词的相同读音联系起来,使名字的内容更加丰富。这些名字谐音很好,能透出一股书卷气。
  三.趣味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命名要低俗,相反应该考虑周全,不留这种可能性。如“姚培谦”名字的设计是取“要培养谦虚的美德”之意。但“培”字与“赔”字同音,“谦”与“钱”相谐,因此就容易转化出一个“要赔钱”的消极意义。这就是考虑不周留下的后遗症,造成了不良的效果。我们在运用谐音法取名时,一定要反复推敲,考虑严密,杜绝不良倾向产生。
  四.文化性
  谐音要谐得有文化。例如有的取名者只注意了名字本身的意思,却忽略了名字的同音词可能是贬义的。如“于刚”会使人想到“鱼缸”,“范婉”会使人想到“饭碗”。此外,下列三姓者应引起足够高的重视,因为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叫出毛病来。这三个字是“吴、王”。“吴”字。这个“吴”姓命中时须注意,因为“吴”与“无”谐音,搞不好便有反其名而意之的可能。例如:“吴德”谐音“无德”。“王”姓,使用得当则生华彩,如:书法家王羲之、北宋王安石等人的姓名。但使用不当,“王”字会使人联想到谐音“亡”字上。例如:“王国钧”谐音“亡国君”。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方面,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多留意,还会发现有其他的一些方面,总而言之取其好的方面来服务我们,不是太好的就要尽量避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8-6 1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父母心,儿女名?
  (一)名字反映起名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人的名字有时可以体现起名者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高的人起的名字往往生动、含蓄、寓意深远、耐人寻味。因为他们在起名时往往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引用(用典)等,使名字读上去好听、有意思。
  另外,起名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影响到起名。如从众心理重的人起名,常常赶时尚,起名随大流,其名字易与人相同,这种现象在文革时期尤为明显;名字反映起名者的个人心理,这种心理有时是意识到的,有时则是不能意识的。如谦虚谨慎的人起的名,读起来往往含蓄、婉转,骄傲性格的人起出来的名字,则往往使人感到太狂妄,如“超群”、“惊天”、“若仙”等名。
  心理愉快和兴奋的人起名,其名字常常叫起来响亮,崐心理苦闷,抑郁的人起名,其名字听起来常常感觉声音低沉。
  (二)名字产生期望效应
  中华五千年的汉字文化造就了诗、词、曲、对联等独特的汉文学形式。这些文学形式都是用来言志的。起名也许受这些文学形式的影响,使得名字中有着浓厚的言志与抒情倾向。
  “志”指理想和愿望;“情”指感情和爱好,还可以指思想观念和社会风俗。在我们周围,这类名字处处可见。比如人们希望富贵,就用富、贵、福、禄、来取名;希望步步高升就用升、擢、举、登来取名;希望长寿,就用寿、延年、千秋来取名;希望诸事顺利,平安健康,就用吉、安、亨、利、通、康、健、弃疾、去病来取名;希望女孩子美貌,就用美、艳、娇、嫣,或者用花名,如兰、梅、菊、莲、荷、薇等取名。又如德、中、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表达了对伦理道德的追求;兴宗、耀先、继祖等名字表达了延续宗族的期望。
  看来,一个名字总是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父母对对子女的期望。也有的是自己有了一个大的期望而改名。在我国,这些期望表现有望子成龙、济世安民、智力超群、学识渊博、幸福富足、健康长寿、一帆风顺、优良性格、贤良品质、坚强意志、激励上进、职业兴趣等等。从优势动机理论上看,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如果反映到了名字上,一般是比较强烈的期望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期望。那么,子女出生后,他们的父母就会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自己的子女,而子女们绝大多数会按照他们的父母的愿望行事,这样子女成年后,往往就形成了与名字反映了出的期望相一致的个性特征。
  名字的期望反映在名字的寓意和寄托中。不管这种寓意和寄托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对于名字的主人日后的成长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分为二个方面。取名者借助与取名寄托心理有关的行为影响名字的主人;另一方面是借助名字的主人对自己名字的理解以及周围人群对名字意义的理解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如果名字的寓意是积极的,则给人带来愉快的联想,甚至成为激励人积极进取的动力;反之,名字的寓意是消极的,则给人带来不愉快的联想,有时还成为别人嘲弄的笑柄。由于名字具有这种双向的联想效果,并通过别人(或)自己称呼自己的名字得到强化,最终使得名字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如自我意识、自信心、自卑感。
  名字反映期望最典型的莫过于造成男名女名的区别
  因孩子出生后一般由他(她)的父母或长辈起名,所以多数名字寄托的是父母或长辈对后代的期望。也有些是本人长大成人后,对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不够满意,或者遇到一些特殊事件,往往改名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另外有时是他人。例如封建社会皇帝给臣下改名或赐名,或人们自愿给朋友取名。这三种人起名的的期望实现程度按其合理性的大小排列应为:本人起名、父母或长辈起名、他人起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09:50 , Processed in 0.0639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