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回复: 0

孩子独立性差小心分离性焦虑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6 08: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如果孩子症状越来越重,光凭日常生活的一些小技巧就不能解决问题了,妈妈应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孩子也可以通过游戏治疗缓解焦虑。
  凡凡从小就是个可人疼的孩子,吃饭、睡觉从不用妈妈操心,甚至连哭闹都很少。因此,一直很受家人宠爱。可自从一个月前,凡凡被送进幼儿园,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只要妈妈一离开,就哭个不停。老师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搭积木,可凡凡理也不理,只是说:“凡凡不要上幼儿园,凡凡要妈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心理科主任林涛、硕士李雅文:凡凡这是得了“分离性焦虑”。幼儿园是孩子进入花花世界的“第一步”。可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因此难免在心中出现感情的起伏。这时,宝宝已不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们会感觉失去了情感的依托,满眼都是不理解、不认识的事物,以致出现“分离性焦虑”。
  宝宝在6—24个月间和妈妈的关系,决定了其是否会患上该病。宝宝刚出生时,和妈妈“不分你我”,6个月后,才会出现“独立意识”。此时,宝宝对外界充满好奇,会开始人生的第一次“探索”。如果妈妈能给予适当鼓励,那么对宝宝日后独立能力的培养将至关重要。反之,如果妈妈因为宝宝表现出的独立意识而出现情绪波动,则会让宝宝无所适从。这样的宝宝到上幼儿园时就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甚至影响其成年后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孩子到3岁后才会出现“分离焦虑”的典型症状,他们要么觉得和妈妈呆在一起非常别扭;要么一离开妈妈就会哭闹,而且还会伴随一些躯体症状,如头疼、肚子疼、发烧……不愿意上学,或一上学就会犯病。
  此时,妈妈适时的“反省”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这方面的烦恼:一方面,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劝服孩子上学的同时,多给他们打打电话或下班后问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对表现良好的要及时奖励,让他们感觉到“妈妈对我们很关心”。如果孩子症状越来越重,光凭日常生活的一些小技巧就不能解决问题了,妈妈应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孩子也可以通过游戏治疗缓解焦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5:13 , Processed in 0.07866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