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0

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小手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5 17: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此次活动的重点: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因为在幼儿园中,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让幼儿体验中学习,感受到活动的快乐。从而渐渐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符合了幼儿的情感的需要。
  设计意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的科学活动《小小手》,时间设计为25分钟,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教师是指导者、观察者和合作者。在整个活动中,主要以幼儿的主动探索为前提,让幼儿先感知如:“你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小手有什么特征”,引发幼儿主动的探索欲望,激发兴趣为整个过程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设计意图,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以下三点:
  1、探索手的基本特征,感知理解指纹。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以及和同伴一起学习的快乐。
  此次活动的重点: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因为在幼儿园中,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让幼儿体验中学习,感受到活动的快乐。从而渐渐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符合了幼儿的情感的需要。
  难点:探索手的基本特征,初步感知理解指纹。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用手通过动作来认识世界,但是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对自己的双手却并不了解,我借助于本次活动,让幼儿自己知道的基本特征,以及探索双手的小秘密即指纹。
  教法:教师通过启发提问的方法、直观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的方法、观察法等对幼儿进行指导。科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幼儿的兴趣会很浓,教师用这些方法,能让幼儿更快更好地进入到活动中来,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以教师教学变为我要学。
  学法:中班的幼儿由于年龄特征,开始接受任务,所以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他们会很愿意去完成。幼儿会通过观察法、发现法去尝试这个科学活动。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经验的准备(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手的基本特征)
  2、音乐的准备
  3、橡皮泥等
  活动目标:(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弹奏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利用音乐,把幼儿带入到一个情境中,使他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使学习与环境交互作用)
  (二)初步感知(让幼儿先通过观察,体现了把幼儿放在主体的原则)
  师: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双手来看看,你认为自己的双手事故什么样子的
  呢?
  师:有五个手指头、有指甲还有呢?
  师:有的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有一条条的线,那你们知道叫什么呢?对,它就叫做指纹。
  (三)动手操作(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乐)
  师:指纹在我们的手上,指纹宝宝说了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那么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把指纹记录下来呢?
  师:有什么好办法呢?(通过迁移经验,会说出在泥土留下痕迹的经历。)
  师:桌子上,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橡皮泥,你们去试试看。
  (四)巡回指导
  教师边走边巡回知道,可以针对个体的不同进行交流,亲近幼儿,单纯幼儿的操作,主动性不强,适应了面向全体而因人施教的原则。
  (五)示范讲解(让幼儿获得正确的方法)
  师:请你们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现在我也来试试看,在示范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方法。
  (六)幼儿再次操作
  师:现在你们去试试吧!记录完足迹后,你用眼睛观察下有什么特点?
  (七)总结
  师:原来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了,有的粗有的细。。。。。。。
  延伸活动:在美工区,放置泥土、橡皮泥,让幼儿动手操作。也可以利用家庭资源丰富幼儿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08:11 , Processed in 0.06100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