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1|回复: 2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将相和》语文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12-12 23: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将相和》语文教案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讲述了这将相之间从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三个生动的故事,文末的“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既照应了题目,又暗点了中心。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
       
          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章的命题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地讲述故事,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璧、廉、颇、缶”;会写“赵、壁、骗、怯、廉、颇、辞、缶、卿、削”;理解“胆怯、推辞、侮辱、击缶、上卿、大夫、削弱、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理直气壮、负荆请罪”等词语。
       
          5、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小剧本,并尝试进行排练表演。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并给每个小故事加标题,培养朗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上一节课整理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8-12-12 23: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根据问题细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1. 学习完璧归赵
       
          (1) 默读课文1-10自然段,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秦王倚仗强势,要骗宝玉;
       
          经过:蔺相如向赵王献策,并与秦王面对面斗争;
       
          结果:蔺相如派人送宝玉回赵国。
       
          (2) 深入阅读,认识人物形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②带着问题深入阅读
       
          ③在什么情况下,蔺相如向赵王献策?
       
          理解“战国”“和氏壁”“说愿意拿15个城池换这个宝玉”“为难”。
       
          ④蔺相如献策时说了什么,他的态度、想法、心情怎样?
       
          理解“我愿意带着宝玉到秦国去”“如果”“理屈”。
       
          ⑤蔺相如怎样把献给秦王的宝玉又拿到手并送回赵国?
       
          “……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是真撞还是假撞?由此你领悟出什么?
       
          ⑥你怎样认识这个故事的结果?取得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课文哪些语句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精神品质?有感情的朗读。
       
          三、 总结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1. 默读课文,概括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4.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8-12-13 0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1.提出有价值问题。
       
          2.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① 赵王在什么情况下动身去渑池赴会?
       
          ② 渑池会见时,蔺相如怎样与秦王针锋相对?
       
          ③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取得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引导讨论,着重体会重点词句,明确当时情况;针锋相对;事情结果及原因。
       
          总结:蔺相如进一步发扬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的精神及机智勇敢的品质战胜了秦王;廉颇大力配合,用武力作后盾,双方配合一致。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五、自学第三段。
       
          1、把这一段分成三层,理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又是怎样和好的,促使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蔺相如和廉颇的行动和表现有哪些感人之处?
       
          4、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六、总结。
       
          1、迅速浏览全文,思考
       
          (1)把三个故事连起来看,前一个故事的结果与后一个故事的起因有什么联系,具体说一说。
       
          (2)从课文中找到三个故事连接、过渡的句子,读读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2、评价人物,着重认识二人的品质。
       
          蔺相如和廉颇各自表现的品质是什么?共有的品质是什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3、朗读,欣赏人物的描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9 22:41 , Processed in 0.07792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