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1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那把蓝把钳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8-11-5 23: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那把蓝把钳子
          ①二十三年前的春天,我坐在故乡闵家镇的小学教室里读小学三年级。那天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也是最痛苦的,因为我的好朋友,前桌女生文艺委员宋晓莺再也没来上学。
       
          ②上午的第一节课是我的班主任周老师的语文课。周老师拿着语文教案和一把蓝把钳子走进了教室。她没有忙着讲课,而是举起那把蓝把的钳子。钳子很破旧,一个握柄的绝缘胶还断掉了半截,像一个人剪掉了半截裤腿,露出了光秃秃的腿。
       
          ③“同学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在大街上拾到了这把蓝把钳子,是不是哪位同学家长不小心丢的,如果是谁家的,你就把它拿回去。”
       
          ④坐在我前座的同学宋晓莺迅速地站了起来。
       
          ⑤“周老师,这把钳子是我家的。”
       
          ⑥周老师愣了一下,很惶恐地看着宋晓莺。转而又说:“你别认错了,好好仔细瞧瞧,这可是把破钳子。”
       
          ⑦“没错,是我家的,钳子的握柄胶皮坏了半截,是我爸爸修车时弄坏的,我用过这把钳子,它当然是我家的了。”
       
          ⑧宋晓莺从周老师的手里取回那把蓝把而且破旧的钳子。
       
          ⑨周老师没有讲课,而是神色匆匆地离开了教室。
       
          ⑩同学们乱哄哄地前后桌议论着,有的说我们家的钳子是红把的,有的说我们家的钳子是新买的,也有的说宋晓莺家的钳子太破了,应该从窗户口扔出去。
       
          周老师回来后,开始教她的语文课,她手中的粉笔几次掉在地上。
       
          我透过教室的玻璃窗,瞅见穿中山装的校长正在往校门口送几位穿警服的警察。
       
          第二天,宋晓莺没来上课,第三天、第四天也没有来,我非常想听她站在讲台上唱《让我们荡起双桨》那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有的同学说她转学了,也有的同学说她退学了……
       
          县上的公审大会是在镇上供销社门前开的,警察端着木头把的**,把犯人们从大卡车上押了下来。供销社的大门在前些天的一个风雪夜被一伙盗贼撬开了,丢了很多成包的棉花和成捆的布匹。
       
          被游街示众的犯人都是那个风雪夜盗窃供销社棉花和布匹的贼,他们一字排开,总共十二人,他们的脖子上都挂了一个沉甸甸的大木头牌子。宋晓莺的父亲低着头站在犯人们的中央,他胸前挂的牌子上有两行字,上行写着:“盗窃供销社主犯”,下行写着名字:“宋明贵”。
       
          犯人的前面摆放着一大堆棉花和布匹,周老师说那叫赃物。在赃物的旁边摆放着盗窃用的作案工具,撬棍、螺丝刀,还有那把宋晓莺家的蓝把钳子。
       
          1.第①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内容来看,为什么说“那天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也是最痛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中周老师的“愣”和“惶恐”,体现周老师当时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粉笔几次掉在地上”属___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
       
          5.第⑩自然段对校长和警察的记述有何暗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通过学生查到了“盗贼”,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了“钳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806
发表于 2018-11-5 23: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
       
          1.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2.因为一把钳子使宋晓莺从此失去学业,也因为一把钳子,他把亲生父亲送上法庭,成为罪犯。
       
          3.没想到此事发生在宋晓莺身上,不希望事情的发生,不愿相信这个可怕的事实。
       
          4.细节 体现老师内心的惶恐,暗示将要有事情发生。
       
          5.警察通过字样来查找“盗贼”。
       
          6.言之成理即可。如: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等。
       
          7.照应文题,点明中心,进一步解悬。(意对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0 04:22 , Processed in 0.04481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