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回复: 0

[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应从糊状食物添起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8-5 15: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幼儿添加辅食都是从糊状食物添起的,再慢慢向固体食物过渡,可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岁,不但不会自己动手吃饭,甚至连咀嚼都不会。郑州一些幼儿园的保健老师反映,如今一些家长喜欢给孩子喂泥状或打碎的食物,造成幼儿在关键时期缺乏锻炼,影响咀嚼和吞咽固体食物的能力。
  遇到芹菜、肉块就吐掉
  “宝贝,今天的菜不合你胃口吗?”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启元特色实验幼稚园幼教部主任李茜蹲下来问小班一个男孩,男孩午餐盒里的肉和芹菜几乎没动。男孩摇摇头说:“咬不动。”
  李茜说,现在像这样的孩子“相当多”,这些孩子普遍喜欢吃豆腐、炖蛋、茄子、西红柿、软面条等柔软食物,遇到肉块、排骨、芹菜、胡萝卜、苹果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就不吃了。
  有的幼儿因咀嚼功能差,吃饭特别慢,每次吃到饭凉了还剩小半碗。
  李茜觉得,孩子咀嚼功能差,究其根源是家长没有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现在许多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坐、走、说话比别的孩子晚,都会很焦急,可是对于咀嚼功能,却不太在意。
  有些孩子在家从未吃过干饭,一直吃流质和半流质食物,结果就越来越不会吃饭或者不肯吃饭,到了幼儿园就不能适应固体食物。
  很多孩子偏爱泥状食物
  胡萝卜泥、南瓜泥、鸡肉泥、香蕉泥……许多年轻父母怕宝宝喉咙太细,咽不下固体食物或者被食物卡住,喜欢买各种罐装的泥状食物或把食物在料理机里打碎后再喂宝宝。
  住在郑州市黄河路某小区的一位姓徐的年轻妈妈告诉记者,她的两岁多的宝宝一直都是吃糊状食物,有些是直接购买的,有些是自己用料理机加工的。她说自己看过一本日本出版的育儿书,那上面告诉家长在两岁前尽量让孩子吃糊状食品。
  另一位妈妈则说自己给宝宝尝试过许多品牌的泥状、粉末状食物,找到适合孩子口味的品牌后,就长期购买,现在孩子3岁多了,不吃鸡肉,只吃鸡肉泥。
  一位妈妈也诉苦说:“我孩子快5岁了,吃东西不会嚼,遇到大块的也只是硬吞,有时见他吞不下去作呕的样子,大人心里都难受,但不知道怎样锻炼他。给他东西咬,他会咬得极细极慢,就是咽不下去,这怎么办呢?”
  专家:锻炼孩子咀嚼能力
  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朱晓华说,正常孩子在4~12个月的时候,正是循序渐进接受各类食物的最好时机。
  特别是孩子9个月以后,要培养其吃一些粗糙的小块食物,1岁以后,要培养孩子吃一些段状的食物,还有一些软软的干饭,对其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有好处。
  家长如果始终让孩子吃细软的食品,孩子咀嚼肌得不到锻炼,等孩子过了1岁,有了自主意识后,就会拒绝吃需要费力嚼的食物;而咽部得不到锻炼,有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嘴里含着东西不咽,有的孩子则一吃粗糙的东西就恶心想吐。
  朱晓华说,咀嚼对孩子至关重要,首先咀嚼对牙齿是一种锻炼,并能使牙齿自洁,可减少牙周病、蛀牙、牙菌斑等的发生率。而咀嚼功能低下,会使牙齿软弱,甚至容易贫血、智力发育迟缓,还容易造成运动失衡等。另外,咀嚼不足使眼肌发育不良,也是造成近视的一个相关因素。
  所以,在孩子1岁以后,家长一定要有意给孩子创造咀嚼的环境,如给孩子薄的馒头片、面包片、水果片,让其自己咬着吃。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幼儿咀嚼吞咽能力不强可能与其自身特点有关,不愿意吃某些食物,也可能因为孩子食欲不振或胃肠道不适。
  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忽视培养孩子咀嚼能力的情况,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特点,让孩子由软到硬、循序渐进锻炼咀嚼能力,这对孩子的面部发育、生理发育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57 , Processed in 0.06348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