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回复: 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7-8-31 22: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7-8-31 2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7-9-1 00: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174
发表于 2017-9-1 02: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13:23 , Processed in 0.0695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