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回复: 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乘火车》说课稿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12-24 17: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
       
          《乘火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P39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这是一堂计算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习后继知识“有关0的乘法”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在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三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已基本养成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能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的灵活性、策略性上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们的好奇、好胜是教学的大好契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 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
       
          引导学生应用迁移、类比推理等方法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做好铺垫
       
          因为本节课知识是上节课进位乘法的延伸,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新授之前我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与不进位的乘法,通过学生做题与讲题即对计算法则进行了回顾,又为这节课的新授做好了有利的铺垫。(出示幻灯片一)
       
          二、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我创设了“乘火车旅游”这个情境,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主动学习。(先后出示幻灯片二、三)
       
          三、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新知,就是一种"再创造",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将从独立探究;合作探究;比较异同,归纳法则;质疑问难,回顾知识四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独立探究
       
          在学生明确了数学问题之后,就放手叫学生自己来列式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寻找答案。这一层次的教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让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探索出计算方法与计算理由,形成探究的感性认识。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
       
          在学生尝试计算出结果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 ——“十位上为什么是6”“百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等,着重引导学生突破“连续进位 ”这一教学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口述算理,促进全班同学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我分析、调整的能力,即既突出学的主体性,又强调教的主导性。(先后出示幻灯片四、五、六、七、八)
       
          第三层次:比较异同,归纳法则
       
          结合两道例题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不仅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还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再通过与复习题的比较,使学生
       
          进一步明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这一层次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异同由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总结,不仅加深对法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出示幻灯片九)
       
          第四层次:质疑问难,回顾知识
       
          组织学生一边把书上的空填全并完成“数字医院”(幻灯片十),一边思考自己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巩固强化,内化新知
       
          练习题的设计要把抓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的,于是,我设计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等多层次的练习,并通过以上练习,促使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
       
          教学评价: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1. 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
       
          2. 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3. 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2:55 , Processed in 0.07124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