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0|回复: 3

大班艺术教案:《多彩的雨天》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10-25 19: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⒈欣赏绘本画面,感受作品呈现的色彩、布局之美。
       
          ⒉运用图画踏印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雨天多彩的每。
       
          (二)、活动准备
       
          调好的黑色与白色的颜料、每人一只大排笔、调好的各种颜色的颜料盘每组一个、每种颜色里放一个棉球、每人一张画纸、每组一条湿抹布、每组一个小水桶、画好的雨天背景图一幅、课件
       
          (三)、过程实录
       
          ⒈问题导入
       
          (⒈)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
       
          幼A:不喜欢,不能出去玩
       
          幼B:喜欢,可以给车洗澡
       
          幼C:喜欢,会溅出水花
       
          (评析:幼儿有一定的经验,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⒉)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那你们观察过雨天的天空吗?是什么样的?
       
          幼A:黑黑的,马上要下大雨了
       
          幼B:有的灰色的有的黑色的
       
          灰色黑色有变化的天空
       
          ⒉尝试用黑色、白色和水画出雨天的天空
       
          (⒈)老师这里有黑色和白色的颜料,请你们用它们画出雨天灰蒙蒙的感觉。有时间规定的哦!5分钟的时间。
       
          (评析:规定了幼儿的尝试时间,这样既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效率,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
       
          (⒉)幼儿尝试,教师巡回帮助(动脑筋想想看灰色怎么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438
发表于 2016-10-25 2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⒊)你是怎么画出雨天的?用了什么方法?
       
          幼A:用黑色的和白色的加在一起,弄点水就变出灰色了。
       
          幼B:先涂点黑色,再涂点白色
       
          多加一些水也可以让颜色变淡的哦
       
          (⒋)灰蒙蒙的雨天让你的心情怎么样?
       
          幼儿:不开心
       
          ⒊欣赏绘本,感受画面的美
       
          (⒈)听!(播放音乐)像什么?幼儿:像下雨了。(播放课件)
       
          (⒉)小黄是谁?幼儿:一把雨伞。为什么小黄说雨天是鲜艳的?
       
          原来是雨伞把雨天变得漂亮的。你能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吗?
       
          幼儿:五颜六色
       
          (⒊)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出了五颜六色还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老师来告诉你们,还可以用色彩缤纷来说哦!(幼儿学说色彩缤纷)
       
          (评析:这里先请幼儿用好听的词来形容,教师在给孩子们一个新的词,增加了孩子们的词汇量,但是两个问题之间又问了一个“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将两个递进的问题分开来了,可以将这个问题提前放在让孩子们用好听的词来形容的前面更好)
       
          (⒋)有了这么多色彩的雨天,难怪小黄说雨天是鲜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10-25 2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⒌)(出示绘本中的4副画)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
       
          幼儿A:我喜欢这幅。
       
          师:为什么?
       
          幼儿A:这里有很多很多的伞。师:满满的很漂亮。你在哪里也见到过这样类似的样子?
       
          幼儿A:花园里。师:你喜欢这里的什么颜色?师:这上面的伞的颜色有的深、有的浅,这么多雨伞,有的都被挡起来了。满满的、丰富就是一种美。
       
          幼儿B:我喜欢这幅。师:为什么?这些雨伞像什么?
       
          幼儿B:一个跟着一个。师:好像是在排着队。他们有的走在一起,走在一起的是那几种颜色?
       
          师:有规律的排列就是一种美。
       
          幼儿C:这幅。师:为什么喜欢这幅呢?这是什么地方?
       
          幼儿C:圆形。
       
          师:这是一个圆形的大转盘。谁和谁走在一起,谁和谁是分开的?
       
          师:这是一种有变化的美。
       
          师:这一幅谁喜欢的?
       
          幼儿D:我喜欢这幅?
       
          师:为什么?
       
          师:这里只有几种颜色?
       
          幼儿D:有红色、黄色、蓝色。师:只有三种颜色,简单也是一种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00
发表于 2016-10-25 2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他们相互拉手能变出许许多多的颜色。
       
          (评析:通过观察这四种图片的颜色、布局的不同,加上老师的提问总结让幼儿感受到了各种不同的美。但教师抓地点太多了一些,导致孩子们到后来无法集中注意力到老师身上了,如果只抓丰富的美和简单的美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⒋幼儿添画多彩的雨伞
       
          (⒈)你们想不想让你的雨天也变美呢?
       
          (⒉)教师示范(出示已画好的雨天背景图)用棉球在颜料里蘸一蘸,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轻轻地按下去,手腕转一圈,棉球不要动。
       
          请幼儿演示如何引出“挡住”的样子。
       
          (⒊)幼儿操作。师:请你们听着音乐来印,音乐停了你们就要回来坐好。
       
          ⒌展示作品并讲评
       
          (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幼儿A:颜色多的
       
          幼儿B:雨伞大的这个。
       
          师:这是谁画的?你来说说看你画的是在什么地方?
       
          幼儿C:在花园里。
       
          师:小蓝和小紫在干什么呀?
       
          幼儿C:他们在说话。师:他们在说什么呢?
       
          (评析:在这里可以再点一下布局色彩的美感,可以问问幼儿你为什么要这么画,让孩子对布局不同所产生的美感有更深的印象)
       
          ⒍欣赏已添画过的作品
       
          (⒈)哥哥姐姐请来了记号笔帮忙,他们添画上了什么?师:是伞的骨架。
       
          (⒉)回去以后请你们也来为你们的画进行添画好吗?
       
          二、活动评价
       
          ⒈通过对绘本中雨天的四幅图片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到了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布局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美感。
       
          ⒉活动中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大胆讲述,完全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老师的指令和要求完成操作环节。看到孩子们的画之后,发现他们布局各不相同,已经将绘本中发现的布局转化成自己的了。但一些孩子还是不能做到举手发言,老师多次提醒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⒊活动中教师将幼儿作为了活动的主导,自己探索,自己观察,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老师就是将孩子们的探索和观察后的发现进行了总结,是孩子们自己在发现,而不是老师直接交给幼儿的,真正使孩子的学习变成了自主地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06:02 , Processed in 0.0625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